阅读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阅读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ID:31511351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阅读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1页
阅读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2页
阅读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3页
阅读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4页
阅读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阅读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7年级处于初中起始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小学相比有明显差异,对语文阅读思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在阅读方面的目标更重视质疑探究精神的培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如果从7年级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规范且有效地达成目标,预习法是很好的选择。  预习法指的是规范学生预习的步骤和流程,并坚持按照此步骤在课前预习。  步骤:标注节号,方便听课

2、。在课文中圈出“读一读,写一写”词语,并给词语注音。朗读两遍课文,划出文中精彩词句。质疑或赏析,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疑问;没有疑问的在划出的精彩词句旁写出词句的好处。  流程:上课之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按以上步骤进行预习,上课时检查预习情况,教师通过表扬或批评培养并巩固学生的预习习惯,然后依此步骤上课。7  预习法在实施的初期阶段要注重强化规范,比如预习的时间放在早读晚读时段,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预习。步骤的前三步,学生实施起来并没有困难,难点是第四步质疑或赏析。这时候可以降低难度,学生可以参考教辅资料进行赏

3、析,划出精美、有表现力的语言,摘抄出赏析的答案,然后在课堂上呈现出来。  因为别的学生可能也用同样的教辅资料进行预习了,所以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其他学生自然会有贬抑的反应,这也促使他下次进行预习赏析时,强化用自己的语言和阅读体验去赏析,也为下一步质疑打好了基础。  一、质疑要淡化学生的权威意识  小学阶段的孩子,每天接受的是一些不完整的讯息,能够把握的是比较完整、有开头也有结局的故事,剖析解读相对浅层。他们习惯在课堂上服从教师、服从课文,权威意识非常浓厚。初中阶段文本解读不但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感悟,还要掌握适当的

4、言辞,确切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要注意淡化学生的权威意识,包括淡化教材权威、编者权威、作者权威、教师权威。在课文讲解时,有意识地问学生这篇文章好不好?一部分学生会回答:“好啊!不好的话就不会选入到语文课本了。”教师顺势引导:“教材不断改革发展,有些课文的选入,并不见得在文学和实用角度有多突出,而是出于某种原因。我们对课文的解读要有自己的主见和体悟。”打破是建立的根基,打破是建立的前提,所谓“不破不立”。  二、质疑要保护学生的探究精神  质疑探究精神建立起来需要长期循环往复的培养,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质疑兴趣和精神,

5、要多从学生解读的层次和特点出发,肯定之,理解之,让学生能持续不断地保持质疑的态势。7  《金色花》课文质疑时,第一个上课的班级有学生提出最后一句话读不懂。这个问题的提出有点出乎笔者的意料,这篇课文已经教了好几轮了,备课时从未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最后一节原文是:“‘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当时笔者心里的预设是这个学生恐怕是为质疑而质疑的,于是也没有问其他学生有没有读懂这句话,提问的学生究竟读不懂什么,就自己把它解读成了表现孩子的天真调皮,然后那个提问的学生在老师的注视下也似

6、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这个问题就过去了。到另一个班上课的时候,有学生再次质疑这个句子的时候,笔者明白自己误解了第一个质疑的学生,他是真的读不懂。于是问学生:“这个句子,你不懂什么?”他回答:“‘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句话是孩子讲的,可是为什么后面又说‘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这里的‘你’是妈妈,好像又是妈妈讲的话,我不知这句话是谁说的了。”  原来学生的问题是搞不懂这个内容。笔者连忙自己读了两遍这个句子,心里有了答案,这句话一定是孩子说的没错,“这”还包含了上一段妈妈的话:“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编教材

7、的人如果把这个句子分成3段,就很好理解了,因为它紧紧接在孩子的话后面,所以学生又误解成妈妈讲了这句话,如果把句子翻译成“这就是那时你同我的对话了”,就不会造成理解的疑难。于是先请其他学生回答,学生也茫然不知。再提示,“那时”指哪时?学生回答,“那时”指黄昏时孩子重新变回人形回到妈妈身边的时候,“你同我”中“同”能不能换成其他词呢?学生回答,可以换成“和”。再把第9段分成两个节次,比较一下,发现了编辑和翻译的不合理。请学生把句子调整一下。把一个自然段分成两个自然段,既当翻译,又当编辑,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 

8、 三、质疑要强化问题的真实性7  质疑的问题应该来自于学生的阅读真实体验,是真阅读、细阅读之后的高层次的阅读疑问,警惕为了质疑而质疑的倾向,警惕无聊问题充斥课堂的现象。  一开始质疑提问的时候,学生会提出非常浅层而无聊的问题,比如《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是男的女的?李谷一是谁?这些粗浅的问题只要稍微关注一下资料就可以解决,或者不解决也不影响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探究精神并没有太大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