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06976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 【摘要】情境教学能有效地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师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共同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境界。因此,音乐课堂上,如何恰当地使用情境教学法是每个音乐教学者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 【关键词】情境教学音乐直观手段语言描述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12-01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
2、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能有效地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师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共同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境界。因此,音乐课堂上,如何恰当地使用情境教学法是每个音乐教学者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 一、音乐渲染情境5 音乐的语言很微妙,有时候气若游丝的音乐,甚至是音乐中突然的暂停(休止),也能产生强烈而巨大的震撼力,它能
3、让人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唤起听者心理上的共鸣。因此,通过音乐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景之中。让学生聆听音乐对渲染情境是一种重要手段,它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音乐课,从情境创设的角度来说,大致有课前音乐和学生创编活动、讨论等时的一些背景音乐。音乐选取的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比如,《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可选取一些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和喜欢的少数民族民歌风的歌曲作为激趣阶段的导入,比如萨顶顶的视频《万物生》。这首歌曲2012年央视春
4、晚播放过,梵语版的MV更是极具特色,画面多次出现藏传佛教活动的场景,音乐奠定了本课民族特色,渲染了东方音乐的神秘基调。通过视频和老师的介绍,自然地引出本课的主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板块之一――藏族音乐。同时,让学生们了解萨顶顶正是因为这个中国风味浓厚,独具民族特色的歌曲在国际上受专业人士认可,也为后面的环节:讨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和对“新民歌”的介绍做了铺垫。 二、直观手段,感官重现情境 音乐课堂上的直观手段,可以分为实物直观和一些直观表演。 1.实物(图片、实物) 课堂上的实物包括模拟实
5、物和一些实物教具。5 模拟实物,最强大的莫过于多媒体。选择媒体创设情境,应从实际出发,要视课型、教学内容、学生水准而定。利用电脑、电视、幻灯、实物投影等展示,如亲临其境,增加直观印象,丰富视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鉴赏《辽阔的草原》。教材中,这是一首蒙语演唱的歌曲,作为汉族的我们,对歌词不甚了了,而没有伴奏音乐的原生态的演唱更是让学生窃笑不已。聆听这样的歌曲,一定要让学生“身临其境”,用心去聆听和感悟。用多媒体展现大草原的形象,让学生想象置身于茫茫草原,头顶是蓝天白云,身边是成群的牛羊,想象牧民悠哉的放牧
6、,随兴哼唱起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悠扬宽广的旋律,深沉隽永的情感,由衷地表达了对草原的歌唱和对生活的热爱。创设了大草原的情景,然后大草原的歌声响起,音乐才不显得突兀。 实物教具的使用,可以很便捷的烘托气氛,引起注意,激发兴趣。比如,《华夏音乐之光》中对中国古代乐器的介绍,当老师把一个小小的紫砂制的埙拿出来展示在学生面前,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个个跃跃欲试想要吹响它。这时,古朴的埙的声音响起,把我们一下子带到了悠远的古代。 2.表演 音乐课堂上的表演,无论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藏舞的屈膝弓背,维吾尔
7、族舞蹈的昂首挺胸、有趣的“动脖子”,还是《梨园百花》中一小段惟妙惟肖的唱腔,抑或是《非洲音乐》中非洲鼓热烈密集的鼓点,都创造了一种有活力的直观的情境教学模式。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强化了主体意识,从“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变成学习主体角色,形成主动接纳知识,主动想像、探究,主动操作训练等一系列良好的学习品质。5 表演,可以是个体的展示,也可以是群体的合作展示。就目前高中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应鼓励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
8、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三、语言描述,描绘和渲染情境 1.诗歌、故事 在教学中,把文学与音乐结合起来,使文学语言与音乐教材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在整个基调、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和谐、协调,当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达到以语言渲染特定情境的目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