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0406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 [摘要]活泼好动,喜欢参与,爱动手动脑是学生的共性,而科学课恰好活动多,可操作性强,正好符合学生的特点。因此,我们只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一个探究的课堂,教给他们探究的方法,激发他们探究的愿望和自主能动性,并注意调动小组间的竞争与合作,就可以让他们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轻松获取知识,培养他们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学学生探究课堂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21-081 众所周知,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感悟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可现今科学教学课
2、本中的内容却比较抽象,导致学生理解困难。而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和好奇心强又是学生的共同特点。为此,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给他们创造一个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利于他们参与的探究性的课堂,让他们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自主感悟、体验和获取知识,并培养他们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精神。那么,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敢于探究的课堂呢?下面我也来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巧用电教,激发探究的欲望4 探究是上好科学课的关键。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一系列亲自动手实践活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探究愿望,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从而获得科学知识,体验科学乐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3、决问题的科学能力。但是,课堂上教师如果制作出一张张生动、形象、直观、精美的课件,就会一下子打开学生兴趣的闸门,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走进探究的殿堂。如,在教学《昆虫》一课时,我在课前搜集了各种昆虫的图片,制作成flash课件。上课时,当我一打开课件,学生就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一连串的问题破口而出,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对于接下来的教学就可想而知了。 二、活用教材,搭建探究的平台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离甚远。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要求学生种凤仙花、莲花、玉米、花生等植物,观察它们的种子萌芽。由于我们肃南地处高寒山区,学
4、生没有见过这些植物,更谈不上种它们了。我想,用大豆的种子能代替它们吗?于是我就让学生用本地家家户户都有的大豆代替以上植物,结果同样让学生学到了种子萌芽方面的知识。 有的科学课本上的内容与当地的气候、水土、自然环境等不相适应,我们就应该先缓一缓或调整一下先后顺序。例如,在上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研究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时,需要了解“青蛙的演变过程”,而我们肃南海拔高,气候寒冷,到了五月份才有蝌蚪,怎么观察呢?于是我先把这一单元后面的内容上了,等本地有了小蝌蚪,再让学生观察、探究青蛙的演变过程。因此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想方设法给学生搭
5、建一个有利于探究的平台。 三、注重质疑,教给探究的方法4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的本质。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选择有意义的,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进行研究。为此,在课堂上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设想,然后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找出科学依据,验证猜想,从而获得新知识。例如,在教学《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猜想铁生锈的原因,然后引导他们把铁钉放在隔绝空气的水中进行试验,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许多学生都急切地提出问题:“为什么铁钉不生锈呢?”“到底怎样才能使
6、铁生锈?”......学生带着一个个自己急于想知道的问题,迫不及待地参与到教师课前预设的探究活动中,最终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解决了问题。 四、小组合作,培养探究的主动性 虽然浓厚的探究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但是兴趣只是探究的动力,要想使这种探究的动力更长久,重点是培养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只有让全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才能真正提高探究的效率,达到探究的目的,调动起探究的能动性。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给学生搭建适合学生探究的平台,而且还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自主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做好整理资料和研究资料的工作。例如
7、,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一课时,我把每一个学生按他们的性别、学习水平、个性特征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再给每个小组成员都进行具体分工,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团体,然后进行小组比赛。这样组内成员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小组间你追我赶,形成了浓厚的探究氛围,培养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4 总之,要想上好科学课,我们就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一个探究的课堂,激发他们探究的愿望和自主能动性,并注意调动小组间的竞争与合作,教给他们探究的方法,让他们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感受、体验和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他们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特约编辑左芸)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