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02858
大小:11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2
《依托学科竞赛 促进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依托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 摘要: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材培养的着力方向。针对制约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分析学科竞赛对四种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提出以学科竞赛为依托,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探索通过搭建培育平台、加强课程建设、完善竞赛成果转化、形成互动机制等措施构建四种能力培养机制与模式,并对学科竞赛常态化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短视化、功利化倾向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学科竞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科技创新活动 中图分类号:C961文
2、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156-04 中国的高等教育历经几十年的蓬勃发展,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综合技能却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对此,《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高等院校要注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简称“四种能力”)的培养。这一决定精准概括了新时期大学毕业生应当具备的素质,也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努力方向。迄今,关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四种能力”培养机制,对高等教育而言还是一个
3、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9 一、学科竞赛对培养大学生“四种能力”的作用 “四种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就目前而言,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四种能力”的一种相对更直接、可行、有效的方式。对此,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把学科竞赛纳入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建设内容,通过学科竞赛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充分肯定了学科竞赛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启发学生
4、创新精神 创新与创造能力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学科竞赛本质上就是新方法、新思维、新技术的竞争。学科竞赛以问题或课题为导向,从竞赛准备到作品呈现都需要发挥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巩固既有理论的同时,针对竞赛涉及领域进行拓展学习,形成求异思维。在作品设计、制作、分析到最后的实验调试过程中潜移默化,培养大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激发创新热情。 (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工科学校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一般可达30%左右,但实践性教学主要针对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具有程式化、封闭性特
5、征。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课外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内容和形式优势明显,它要求团队成员通过思想交流和工作协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新命题的构思、实施、分析,这一过程多次循环直至答辩,使学生创新所需的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训练,是一种宝贵的创新实践体验。9 (三)引导树立正确价值理念 人文教育需要多元化的渠道,学科竞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接受人文精神教育的整体氛围[1]。学科竞赛一般准备时间较长,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需要独立钻研,也需要群策群力。参加学科竞争不仅能锤炼学生的意志品
6、格,增强集体协作意识,而且能促使学生将目光投向社会,感受社会的需求和担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推进教学体制改革 完善人材培养体制,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通过学科竞赛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有效推进学科和专业建设改革,将实践教学、实验教学与学科竞赛结合,整合创新实践资源,优化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重视四种能力培养过程化。经过学科竞赛的全面考验,可以较好地展现学校在四种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根本上推动教学体制改革,使之能够更好地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制约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
7、主要因素 (一)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 目前,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高等教育中还普遍存在,成为制约“四种能力”9培养的主要因素。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本身应不限于知识本身,更应是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付诸实践创新应用的能力。但应试教育模式下,知识的传授以灌输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奉行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主义,形式和内容过于定势、单一,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机械而被动,只关注书本知识所教授的定理、规律而不思破旧立新和深层次探索,缺少实践机会和创造平台。大学生所学难以致用,进而缺乏步入社会就业、创业的能力和信心。 (二)
8、资源配置与大学生个性化成长预期不匹配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但往往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过程同质化倾向。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导向,固化资源配置,现实中只按既定程式向大学生集体式传递知识,搞批量化培养,而缺少对个性化成长需求的关注和投入。由此,也导致高校缺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