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0037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阮籍《咏怀》组诗中翔鸟意象的意蕴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阮籍《咏怀》组诗中翔鸟意象的意蕴分析 内容摘要:运用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鸟的意象,来进行诗歌中的传情达意,这一比兴传统早已有之。而阮籍在八十二首咏怀诗中很好地继承了前人的鸟类意象群,并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鸟类意象。将《咏怀》中八十二首诗中的鸟类意象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具有明显特征的几类,从而分析意象中蕴含的意蕴。 关键词:阮籍《咏怀》组诗鸟类意象 运用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鸟的意象,来进行诗歌中的传情达意,这一传统早已有之。《诗经?黄鸟》篇中以“交交黄鸟止于棘”开篇,鸟类就与政治失意讽谏感时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至于《离骚》,更是将香
2、花美草,飞鸟走兽采摄笔端,有“鸷鸟之不群兮”等句,鸟类,已经有了高下之别。至于《庄子》,已经有了“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之大鹏,与“非梧桐不止”之?g?R用以自比高洁。这是中国文学中使用鸟类意象来抒情言志的抒情传统。 时至魏晋之交,阮籍也在八十二首咏怀诗中大量运用含蓄的比兴象征手法。在八十二首咏怀诗中,出现鸟类意象的诗一共有三十首左右,既有凤凰、黄鹄一类高洁远大,振翼高飞的形象,又有群鸟乌鸢一类为祸为害的形象,还创造性地创制了孤鸿寒鸟等的孤独形象自喻,在意象的种类和使用范围上可以说是一大突破了。从鸟类意象出现的具体意象的内在意蕴和意象
3、表达的抒情作用来看,大约可以分为这样几类。4 一.以孤鸿寒雀喻无枝可栖的仓皇孤独 《咏怀?其一》中写徘徊不落的“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咏怀?其八》中写“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类似的表达还有“孤鸟西北飞”“飞飞鸣且翔,挥翼且酸辛”等句子。 以寒鸟孤鸿的形象来比喻寒士无依,曹操的《短歌行》曾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借用无处栖息的乌鹊形容乱世中无处栖身的能臣,是招徕之词。言外之意是,既然无枝可依,不如来我这里效力。毕竟还是丞相气度和主公气象。而在阮籍这里,相似的意象所表达的内涵就完全不一样了。咏怀组诗中大量的孤
4、鸟意象,传达凄零孤苦的意境和难以言传的孤独、冷清,正是和阮籍的诗作风格是一致的。“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这孤鸿翔鸟的悲泣是如此凄清,以至于前文的清风明月,飘飘衣襟和飒飒古琴,都在这无法直言的孤独和痛苦中黯然失色。这孤鸿是离群的诗人,悲号即是诗人的心境。而“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正是照应了前文开篇一句:“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空堂独坐,别无一人,没有亲近的朋友,没有来往的车马。只有失群的孤鸟和离居的野兽。但鸟兽毕竟不可与之同群,又没有可以诉说孤寂心情的亲友,那种孤寂难堪的景况何其萧索。 阮籍大量地运用孤鸿寒鸟的形象,主要是用以
5、抒发当时的萧条境遇。时世如此,心情又无处可诉,连诗句都要含蓄蕴藉地揣摩推敲,这种孤苦无依,何逊于孤鸟离兽?但是,又要注明的是,这种离群和失群,有别于自然状态中的离失,阮籍的离群,离的是乌鸢宵小,离开的是媚俗迎上的失态和人情,这种孤独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态度。4 二.以群鸟乌鸢喻小人当道;以奇鸟凤凰抒个人志向 《十六》中写“飞鸟相随翔。”《三十八》写道:“乌鸢作患害。”这种以群鸟乌鸢喻小人的抒情传统,承自《离骚》和《庄子》。阮籍笃信玄学道术,受《庄子》《离骚》影响颇大,诗句中“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岂与鹑?`游,连翩戏中庭。”和“高鸟翔山
6、冈,燕雀栖下林”等句的对比,突出而强烈。 而高洁的奇鸟、高飞之鸟中,也寄托着作者的自喻,寄托着作者的人生志向。阮籍的《咏怀》中的奇鸟形象大约有两类,分别是鹤和凤凰,最具代表性的应当是《咏怀?七十九》中:“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直接以凤凰自喻,如同庄子以?g雏自喻,表明了自己的行为之高洁;而云间鸟、高鸟的形象,则抒发了自己的远大志向。《咏怀?二十四》:“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四十七》:“高鸟翔山冈”等高飞凌云之鸟,抒发了诗人的不甘。阮籍是有心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奈何世事如
7、此,不得奋飞。 除了上文已叙的两类,还有其他几类着墨不多的翔鸟意象。例如“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寄言东飞鸟,可用慰我情”等诗句中,诗人以鸟为知己密友,抒孤独难言,聊以自慰。但这种以鸟为友的行为,事实上仍是照应了作者没有亲友知己的孤苦郁郁。另外还有一类以时节候鸟喻生命有常。命运在天,彭殇其一本就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论证主题,阮籍自然也不例外,借用时节性或季候性鸟类意象,例如晨鸡、?n?_等意象表现“性命有自然”,“贵贱在天命”等的玄学思想。最后一类鸟类意象就是袭承自《诗经》的爱情主题,以双飞比翼喻爱情美好。例如“4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8、“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等句,表现了诗人潜意识里的孤独苦闷,希望得到知己同飞的内心深处的渴望。 (作者介绍:范佩瑜,廊坊师范学院学生)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