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ID:31499999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_第1页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_第2页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_第3页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要体现教学新思维。教师要多设计整合性、查阅性、展示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练学生的学习意志,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35-083  数学课堂练习是巩固和升华学生数学认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有些教师图省事,常常是借用现成的练习,甚至不惜采取“题海战术”,以求达到强化的目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意识,创新课堂练习设计,促生优秀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学习的

2、实际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一、整合性训练,构建学生认知体系  数学课堂练习是教材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延伸,要体现观照性,要与文本学习内容吻合,要与学生认知契合,这样才能发挥课堂练习巩固旧知、启迪新知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要对学习文本进行深入研讨;在课堂练习任务设计时,不妨增加一些整合性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对数学认知进行梳理、整合、感悟,逐渐建立数学认知体系。数学整合性训练任务,是指学习一个篇章段落之后,对学习内容进行一个阶段性梳理,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4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根据前面学习的内容,设计

3、一组整理性练习:①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些知识?②我们学习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③教材是运用哪些方法推演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学生开始阅读文本教材,查看相关记录,积极参与到教师提出的整合性训练任务之中。教师让学生回顾长方形、正方形,以及面积单位等旧知,目的是让学生整合学习思维,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推演形成重要理论支撑。因为有了前面的整合作为基础,学生自然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查阅性训练,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为学生设计查阅性训练任务,就是从教学实际出发,促使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通过理论联系实践,

4、体现个性认知特征。让学生在生活常识、社会常识、自然常识中进行收集,在学习数学的知识中进行印证,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千米和吨”时,教师讲了一个数学故事――曹冲称象。教师让学生找找身边的资料,也讲一讲听过的数学故事。有一个学生就给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只狐狸想得到野猪框子里的玉米,就对野猪说:“我不用看就知道你框子里有多少玉米,而且能够算出你的年龄。”野猪不信:“如果你能够算得准,我这玉米都给你。”狐狸说:“我出道题给你做,把你框子里的玉米数乘以2,加上5,把所得的数再乘以50,加上你的年龄,将最后得数告诉我。

5、”野猪趴地上算半天,终于算出结果为1506。狐狸笑着说:“你框子里有15个玉米,你的年龄为6岁。”4野猪直点头,说狐狸算得准。这狐狸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其他学生都想弄清其中的奥秘。教师示范讲述数学故事,也让学生讲述数学故事,学生学习热情被点燃,课堂教学自然高效。  三、展示性训练,历练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时间概念等内容,都适合采用实践性训练。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学力,设计手工制作、美工制作、拼图剪纸、实地测量等操作任务,还可以通过同桌合作、小组内示范、全班展示等形式,培养学

6、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亲自作出示范,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由此获得的训练感知当然是深刻的、鲜活的。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拿出一个圆形的纸,用剪刀从中间剪开,让学生认识二分之一,然后给出练习题:利用身边现有工具,现场演示三分之一、五分之一产生的过程。学生都快速行动起来,找笔、找纸、找剪刀,进行操作尝试。先用直尺测量纸张的长度,将纸张十等分,做好标记,根据教师给出要求,用剪刀裁剪出十分之一、十分之三、十分之七。为提升直观性,教师让学生剪成圆形纸片进行相关操作,并在等分之后涂上彩色,得到更为具体的感知。教师先进行示范演示,学生自然会模

7、仿教师进行相关操作。这样的训练内容,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历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其训练效果值得期待。  创新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促生数学优秀教学资源,这是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精神。教师应根据教情、学情的具体特点,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进行大胆尝试,使得整合性、查阅性、展示性等课堂练习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4  (责编童夏)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