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ID:31499757

大小:11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_第1页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_第2页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_第3页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_第4页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摘要:《呼兰河传》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文化价值巨大。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对该小说的翻译加快了其在国内外的传播。本文从改写理论的三个方面出发,对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呼兰河传》英译本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这里的“中国故事”可以说包罗万象,优秀的文学作品便是其中之一。要让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走向国外、得到认可,

2、文学翻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更成功地传播中国声音,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是在翻译的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将翻译和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下面以萧红富含文化价值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为蓝本,以改写理论为基础,简要分析其英译处理。  一、关于《呼兰河传》8  《呼兰河传》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通过对一些生活片断的回忆,表达淳朴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茅盾曾为其作序,评价极高。小说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勾勒出一幅幅多彩的风土画,包含了巨大的

3、文化含量。葛浩文译本是《呼兰河传》唯一的英译本,在促进中国文学和民族文化传播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葛浩文是当今英文世界非常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夏志清教授称葛浩文为“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  二、关于勒菲弗尔改写理论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翻译的文化转向。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就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中的代表性理论。该理论关注翻译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文化作用域和制约翻译的方式,以及语境、历史和传统等问题。按照勒菲弗尔的观点,有三种不同的因素会对翻译产生直接的影响和制约,这三个因素分别是意识形态、诗学及赞

4、助人。按照这一理论,翻译的实质就是改写原文,翻译者出于某一目的考量对原文的具体操控就是翻译。  意识形态是制约人们行为习惯、信仰的总的因素。它控制作品的观点,从作品的主题内容到形式风格,都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干预。意识形态意义宽泛,包括信仰、传统及惯例等诸多方面的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政治意识。意识形态这一理论告诉我们,翻译就是将原本的一切予以重写,而重写受制于目的语依存的社会形态(刘军平,2009)。  诗学是艺术与文学的紧密结合。诗学不但包括文学观念,而且包括文学要素。所谓文学要素,包括诗歌的题材、情节、象征、用语、技巧等;而文学观念

5、,则指的是文学在社会诸领域中所占据的地位(Lefevere,2004)。  勒菲弗尔认为,赞助人可以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具有影响力的个人,可以是某些人物团体(出版商、媒体、政治派别或政党),也可以是负责传播文学和文学思想的机构(国家院校,学术期刊,尤其是教育单位)。8  综上所述,改写理论将翻译放置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探讨,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也是一种文化操纵。由于受到以上三个因素的操纵,可以说翻译是翻译人对文学原作进行改写、编选、批评和编辑等各种加工和调整的过程。  三、从改写理论看《呼兰河传》的英译  在阅读《呼兰河传》英译本的

6、过程中,笔者发现葛浩文并非谨遵“忠实”的原则,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写。下面就从改写理论的三要素即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这三方面来具体分析葛浩文在翻译时对原文本的操纵、改写。  1.意识形态作用下译者的改写  《呼兰河传》中充满了地域特色,可以说在翻译《呼兰河传》的过程中,葛浩文一直都是带着意识形态的枷锁在跳舞。葛浩文在接触中国文学之前就形成了自己的西方价值观为主的意识形态体系,而且为了译作在美国的更好传播,译者必须对一些表达进行一定的改写。  例1:  原文:虽然自小没有读过诗文,不认识字,但是“金刚经”、“灶王经”也会念上两套。

7、  译文:…shewasabletorecitetheDiamondSutraandhadmemorizedtheprayertotheKitchenGod.  《灶王经》是我国道教文化的经典之作,蕴含了道教教义的精髓。灶王就是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掌管饮食之神,几乎家家拜祭。译者给出了theKitchenGod的译法,用God来翻译“王”,这样既能保留中国文化中与西方宗教因素相异的特质,弘扬我国文化,又能使译文读者很容易理解8“灶王爷”(KitchenGod)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例2:  原文:……他说没有龙王爷。你看这不把龙王

8、爷活活气死,他这口气哪能不出呢?所以就抓住了他的儿子来实行因果报应了。  译文:…Sohegrabholdofthesonasameansofgainingretribution.  “因果报应”起源于佛教,是佛教用语。常说因缘和果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