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599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摘要:学生的世界原本就是一个纯天然、不受污染的世界,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懵懂无知促使他们有更加强烈的好奇心来了解这一缤纷复杂的世界,而这也正是学生开启想象力、激活思维力的钥匙。在高中语文教学这一阵地中,知识是广泛而多方位的,作为老师,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更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让他们能够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未来。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
2、2-0043-01 思维,简言之,就是我们人脑对于某些客观存在事物所产生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某些客观事物共同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语言文字是思维载体。所以,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应当抓住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做好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工作。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在笔者看来,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大容
3、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4 归纳总结能力是学生学习必备的能力之一,它能深化与提高学生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具有很强的归纳总结能力,就有利于其更好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这样他们才会运用这两种思维手段将知识归纳成条、连接成网。比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作品时,由于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鲁迅先生的艺术风格与深邃思想内涵并不是通过一两篇作品就能理解的,如果仅靠一些零星知识是难以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的。要想把握好鲁迅先生作品的精髓,理解其超凡的伟大、独到
4、的深沉,必须先了解鲁迅先生的感情与思想。因此,在语文教学时,就需要增大阅读容量,最好先将高中所需学的篇目集中起来,按所选篇目进行分类,如《呐喊》(中学教材所选篇目《孔乙己》《社戏》《阿Q正传》)这类作品主要迸发出的是那种用语“毁坏铁屋子”的激情;《朝花夕拾》(所选篇目有《藤野先生》《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类作品主要记录的是对往事与故人的感念,体现出他在纷杂世界面前无可奈何的回避与深邃倔强的感情,然后再结合(《呐喊》自序)了解鲁迅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让学生自行进行总结与归纳,这样就能让他们比较全面深入
5、地了解到鲁迅,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与理解鲁迅作品。采取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将学生的认识鉴赏能力提到一个层次,还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今后鲁迅作品的学习中不再感到难懂与困惑,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激活文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任务之一就是激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文字看到图画,通过语言体会生活。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有一段这样写道:“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够使人联想其秋来的点缀……4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极细极柔软的触觉”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
6、如为什么会写“脚踏上去”这一动作?作者为何不写“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道“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位置颠倒,加一个“也”字,好似在同另外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也正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那么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呢?于是学生就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调动生活体验,回答道:“雪后观景”、“初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通过想象,就能呈现会这样一幅画面:某天秋天清晨,作者起床打开房门,惊喜地发现院子力铺满了一地的槐树落蕊,于是就好像早上刚醒来发现夜里下了一场初雪一样,怀着好奇与欣喜的未泯童心,踏上几脚,走上几步,
7、却惊奇地发现“声音也没有”,然后弯下腰掬起一捧,闻一闻、嗅一嗅,居然连“气味也没有”,如同初雪一般清爽。这种想象,让学生更加走进作者,贴近生活,并慢慢地走入作者笔下所营造的那个凄美意境中,感受到故都秋天的清净、悲凉、孤独的韵味。同时,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3放飞思绪,彰显学生个性 教育重任在于能让更多学者去超越前人。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探索,放飞思绪,各抒己见,让他们畅谈个人的创造性解读。例如,在教学《咬文嚼字》一课时,学生根据贾岛诗作《题李
8、凝幽居》,通过想象与推理,对朱光潜先生“推敲之说”有了很大的质疑。有学生认为“敲”这一动作过于粗鲁,不应发生在文人骚客身上;有学生认为用无声的“敲”动作,怎么会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指的应该是李凝的家门,而非寺院院门;而有学生认为“敲”字打破“岑寂”4,反而能衬托出夜间的幽静。显然,第一位同学由诗词联想到古人礼节,并由此推断出“敲”字是符合当时意境的,第二位同学通过想象,将贾岛《题李凝幽居》生动形象地还原为生活画面,由生活场景联想到应当是先听到“敲”门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