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中用“典”的哲学智慧

感受诗中用“典”的哲学智慧

ID:31495129

大小:11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感受诗中用“典”的哲学智慧_第1页
感受诗中用“典”的哲学智慧_第2页
感受诗中用“典”的哲学智慧_第3页
感受诗中用“典”的哲学智慧_第4页
感受诗中用“典”的哲学智慧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受诗中用“典”的哲学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感受诗中用“典”的哲学智慧  一、联旧知,揭主题  师:上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来看一句诗:  (出示PPT:“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必须再向上登一层楼。  师:很好。那这句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师:我们再看一句,这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PPT:“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生: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就在庐山里。  生: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自己身在庐山。  师:这句诗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生:观察要全面,要客观,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判

2、断。  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叫做什么?  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说得太好了。其实,这样的诗句很多,表面上是说一件事、一处景,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道理,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哲理诗。(出示:哲理诗)7  【评析】小学六年级是学生思维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维由直观走向抽象,由表象走向思辨。在这个年级向学生传授一些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将对他一生的人格塑造、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打上鲜亮的底色。  二、抓关键,明题意  师:今天我们将跟大家再学一首哲理诗。  (出示课题,齐读)  师:题目中有一个生字,这个字怎么念?  生:聿(yù)。  师:怎么来记住它呢?  生:“

3、纪律”的“律”字,去掉左半边。  生:也可以将“津津有味”的“津”字,去掉左半边。  师:子聿是一个人的名字,他跟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关系?  生:他是作者陆游的小儿子。  师:你觉得课题中哪一个字是理解的关键?  生:“示”字。  师:“示”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启示、教育。  师:那这个课题什么意思呢?  生:冬天的夜晚,陆游用读书获得的感悟、感受教育儿子子聿。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纷纷说:陆游为什么要教育儿子?陆游是怎样教育儿子子聿的?陆游教育儿子的内容是什么?)7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诗。  【评析】一首诗的题目,往往揭示了整首诗

4、的主要内容,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这么说,古诗的题目是读者打量这首诗的“一束光”,是走进作者内心的“一扇门”。从题目入手,对于学生整体把握全诗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读诗句,感节韵  (出示“活动1”的要求:自由大声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分小组交流。分组交流后各组在全班展示。)  哲学智慧  教育专家姜树华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古诗读起来都特别顺口?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轻声读读,找找原因。  生:因为古诗都押韵,而且一般都是偶句押韵。  师:这首诗哪两个字押韵呢?  生:“成”和“行”。  师:找得很准,“成”韵脚是eng,“行”的韵脚是ing,eng和

5、ing是相邻的韵母,这在古诗当中是允许的,叫做“斜押”。  师:韵脚知道了,接下来,我们能不能把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来呢?同桌练习练习。  (师范读,生试读,再齐读)  师: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来了,听起来就会有抑扬错落的音乐美!浓浓的诗味也就有了!7  【评析】读正确,读流利,仅仅是朗读古诗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读出古诗节奏和韵律。抑扬顿挫的古诗诵读,如涓涓细流浸润着学生的心田,也潜移默化地熏染着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读出意境或情趣作铺垫。  四、明诗意,说典故  (出示“活动2”的要求:1.借助提示,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并根据诗意,谈谈你联想到哪些成语典故。2.小组交流,并把你的理

6、解读出来。)  师:哪一组汇报,说说一、二两行?  生:古人读书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毫无保留。年少时付出的努力,年老了才有收获。(师板书:做学问)  生:我联想到古人勤奋的一些成语典故――悬梁刺股。(生分别说: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  师:能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的典故吗?  (生分别讲述“悬梁刺股”等成语故事,略)  众生读:“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师指导朗读一、二两行)  师:哪一组汇报,说说三、四两行?  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想理解获得真知,要真正透彻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实践。  生:这里的“纸上”,说的就是“纸上谈兵

7、”。  师:谁来讲一讲“纸上谈兵”的故事?(生讲故事,略)  师:赵括为什么会失败呀?7  生:因为他没有将读到的兵法与实际结合起来。  生:因为书本中的知识是机械的,需要灵活运用,他没有实战经验。  众生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指导朗读三、四两行。齐读全诗。)  【评析】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联系诗中暗藏的经典成语典故,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不仅走向深刻立体,而且也感受着作者语言文字的温软、熨帖,诗中用“典”的哲学智慧,这也是本课教学的研究重点――诗中用“典”。  五、品诗句,悟“真知”  师: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