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主线,积极构建有效课堂

以问题为主线,积极构建有效课堂

ID:31493613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以问题为主线,积极构建有效课堂_第1页
以问题为主线,积极构建有效课堂_第2页
以问题为主线,积极构建有效课堂_第3页
以问题为主线,积极构建有效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问题为主线,积极构建有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问题为主线,积极构建有效课堂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师必须以问题为主线,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反思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问题情境探究反思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2-085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

2、点在一问。”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炳亭先生在《高效课堂22条》中也说过:“高效课堂从‘解决问题’入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让他们主动去构建、探究解决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下面以“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找规律”两节数学课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以问题为主线,积极构建有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  一、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有效的课堂问题情境  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提供与儿童生活背景

3、有关的学习材料和问题,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4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课始,教师出示一个问题“小明和爸爸每天都要喝妈妈为他们准备的豆奶,爸爸用大杯吃,小明用小杯吃,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2倍,现有一大杯和2小杯豆奶,如果全部给爸爸喝,要喝几大杯?如果全部给小明喝,要喝几小杯?”当这一生活中常见问题提出来后,学生都非常活跃,积极举手发言,很轻松就解决了问题。教师顺势指出这里应用了“替换”这样一种解题的策略,从而揭示课题。  这

4、一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非常和谐自然,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创设了一个与学生发展区非常接近的生活情境,学生能够马上联想到实际生活,自然学得主动积极,为本堂课的新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因此,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关注学生的积极主动,提高学生参与探究问题的有效度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有效教学不是教师教给学生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师怎样引导学生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  例如,教学“

5、找规律”时,出示例题后,教师不是急于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看题后先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已知的条件和所要求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画一画、分一分。因为教师只是适当的引导,没有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干涉,学生在这种轻松、宽容的气氛中表现得非常积极:有的用三角形表示小杯,长方形表示大杯,画出了替换的简图;有的用圆表示小杯,用五角星表示大杯,画出了替换的简图……4  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充当的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没有暗示,没有刻意地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去解题,学生再也不是带着手铐在跳舞,

6、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有创意,他们在探讨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而且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有效反思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非简单的模仿者,教师应给学生搭建思维的“脚手架”,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反思。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多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充分让学生说出解题时的思考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说出“你为什么

7、这样想”,启发学生“回过头”来看一看刚才的解题过程。“你认为这两题哪一题稍难?解题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问题,还能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替换”的解题策略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并且有机会将自己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脱身”出来,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来审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哲人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反思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要靠自己的领悟,而领悟又要靠不断反思才能达到。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

8、有效反思。  归根结底,有效教学必须要能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4  (责编童夏)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