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以“思”为主线的课堂更高效

以“生”为本,以“思”为主线的课堂更高效

ID:31493610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以“生”为本,以“思”为主线的课堂更高效_第1页
以“生”为本,以“思”为主线的课堂更高效_第2页
以“生”为本,以“思”为主线的课堂更高效_第3页
以“生”为本,以“思”为主线的课堂更高效_第4页
以“生”为本,以“思”为主线的课堂更高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生”为本,以“思”为主线的课堂更高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生”为本,以“思”为主线的课堂更高效  [摘要]数学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以“生”为本,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学生思维高效课堂生成水平能力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35-02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上出一节高效的课。那么,怎样才能上出一节高效的课呢?我认为,教学前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

2、发,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清楚学生的学习心态,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预设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可能。同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机智应对随机生成的教学问题,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前段时间听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让我感受颇深,现以此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有思考的铺垫更有效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数学课由于自身知识的特点,教学起来既没有语文课的诗情画意,也没有音美体等课的欢快活泼,所以出现了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设计各种铺垫的现象,他们力争创设生动的情境,让课堂教学从铺垫

3、导入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追求情境创设多样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了铺垫本身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因为它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搭建逐层递进的“梯子”,是新旧知识联系的纽带。所以,能让学生充分思考的铺垫,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时,教师首先利用9的分与合进行复习引入。如下:  师:一年级我们就学过数的分与合,9的分与合谁能说一说?  生1:9可以分成8和1,7和2,6和3,5和4。  师:这个同学有序地把所有的答案全都说出来了,真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序的列举。(师引入课

4、题后板书课题)  ……  上述教学,复习铺垫看似很完美,然而这样的铺垫真的有效吗?我认为,如果给学生适当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想想“为什么要有序列举”“有序列举有什么好处”等问题就更好了。我觉得这一环节可有以下两种设计方案。  方案1:  师提出问题“9的分与合”谁能说一说时,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9的分与合,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回答“9可以分成8和1、7和2、6和3、5和4”或“9可以分成1和8、2和7、3和6、4和5”,教师可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并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都这样回答”,使学生发现有序的回答才不容易出现遗漏和

5、重复。  方案2:7  如果有的学生回答的顺序不一样,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一下哪种方法表达更好,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有序的回答比较好,因为这样既不重复,也不会遗漏。学生在思维碰撞中顿悟,不比教师的言语揭示有序列举的好处来得更有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面临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时,特别是上公开课时,总是害怕学生出错,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学生学习新知就是一种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然而在这种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他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掌握知识

6、。所以,课堂教学中,在进行复习铺垫时,教师要勇于让学生面对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生成思维比预约思维更精彩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上课前要备教材,备学生。”因此,教师上课前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预设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就出现了以下的情况。  出示例题: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师先引导学生读题和理解题意,再带领学生找出题目中比较关键的条件)  师:这里面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什么?  

7、生1:面积最大。7  师:这是让我们求出的面积应该是最大的。还有什么是关键的条件?  生2:周长22米。  师:根据这个条件,你能知道什么?  生3:我能知道长+宽=11(米)。  师:长与宽的和是11米,说明长和宽不可能是什么数?  生4:长和宽不可能是小数。  ……  师:上面说的哪些信息特别重要?  生5:长+宽=11(米)。  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沉默,师再三启发,终于有一个学生举手)  生6:我是这样想的,既然长加宽等于11米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假设长是10米,宽就是1米;长是9米,宽就是2米;长是8米,宽就是3米…

8、…而且我算了一下,发现面积最大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最接近。(这个学生刚说完,下面的听课教师就发出赞叹声“这个学生太棒了,一下子揭示了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师:你真棒!(然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