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弱生强,生进师退

师弱生强,生进师退

ID:31491829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师弱生强,生进师退_第1页
师弱生强,生进师退_第2页
师弱生强,生进师退_第3页
师弱生强,生进师退_第4页
师弱生强,生进师退_第5页
资源描述:

《师弱生强,生进师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师弱生强,生进师退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减少或削弱教师发起的行为,增加或增强学生产生式学习行为,从传统的“知识传递型课堂”走向“知识建构型课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愿意表现得弱一点。其次编制导学单,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再次合理使用导学单,让学生先问。  关键词:师弱生强生进师退导学单  前不久,与江苏省特级教师杨志芳老师一起听课,之后闲聊,杨老师说一堂好课应该是老师稍微弱势一点,而不是整堂课都是老师精彩的表演,正所谓“师弱生强,生进师退”。对此我颇有同感,那么怎样才算“师弱生强,生进师退”呢?  我所说的“师弱”是减少或削弱教师发起的行为,主要是教师的讲解与提问这两

2、种行为,“生强”是增加或增强学生产生式的学习行为,主要是学生的操作性活动、讨论、主动提问、个别回答问题、当众表现等。提倡“师弱生强、生进师退”,其实质就是倡导少教多学的生本课堂,教师是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这一动态系统的目的与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教的活动不能作为目的,所有教的活动的作用是激发、引导、维持、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教的活动是学习活动的支持条件。  怎样才能做到“师弱生强,生进师退”5呢?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少教多学的理论,愿意表现得稍微弱一点

3、。我们必须认识到“少教多学”是一个理念,一种策略,一种思想,不是模式。教师不是演员,讲台不是舞台,学生不是观众或听众,教学是双边活动,讲究的是默契与互动,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多动一点,动得主动一点,动得精彩一点。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少教多学”的核心,最根本的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通过发展学生促进教师的发展。其核心理念就是“先学后导,师生共学”,这里“先学后导”中所指的“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导”是指师生在充分交往和对话的基础上对学生困惑的问题和学习方法的“引导”、“指导”、“交流”、“启发”。教师要在思想观念上实现转变,学生的学习并非通过课堂教学讲授

4、促进理解,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和练习。从学生角度看,让学生知道,知识并非教师讲后才能理解和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获得的知识更有积极意义。  其次,教师要遵循少教多学的原则,编制活动单进行导学,敢于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信大胆地做和学。教学是放手的艺术而不是收的艺术。导学的含义是“导”即指导、引导,对学生的预习、互学、展示、点评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学”即自学、互学、展示、提升的过程,活动单一定要重在“导学”,始终围绕学生的学设计,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是主体。我们一定要坚持以学导学,而不是以教导学。怎么判定是以学导学?看教师是不是用学生生成的

5、资源引导学生的学习,是不是用课堂上学生想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第二段主要是对琵琶女演奏的描写,结尾处却转向写“5东船两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自主学习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有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何好处?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课堂资源,由这一处描写联系第一段“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和第五段“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引导学生比较得出这三个描写有共同之处,都是间接描写,以写听众的反应衬托琵琶乐曲的优美动听,表现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另外,这三处描写又有不同之处,“唯见江心秋

6、月白”一句将动态的音乐凝固于静态的画面,令人有无穷的遐想与回味。第五段四句话是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写出乐曲的急切凄凉,感人肺腑,以及表现诗人与琵琶女两个天涯沦落人强烈的共鸣,真可谓知音啊。  教师制作活动单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要求过高,分量太重,面面俱到,这是课改的大忌。课改是极大限度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这就必须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用来整理消化。制作时要充分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研究给学生设置多高的门槛,多高的台阶,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研究学生自学能达到什么程度,合作能达到什么程度,质疑能达到什么程度。例如现在高一学

7、生学习必修四的“笔落惊风雨”这一专题,《蜀道难》重点就在于通过鉴赏“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理解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琵琶行》重点就在通过鉴赏“千呼万唤始出来,……唯见江心秋月白”5,理解体会白居易用现实主义手法所描绘的乐曲艺术境界,《虞美人》化抽象为具体的比喻手法,《雨霖铃》的点染艺术,《声声慢》的叠字叠词。引导学生仔细消化课内诗词的艺术特色之后,教师精选一些古诗词进行迁移阅读鉴赏,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与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对比阅读,引导学生体会到独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