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经》引用及其价值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经》引用及其价值

ID:31490800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经》引用及其价值_第1页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经》引用及其价值_第2页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经》引用及其价值_第3页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经》引用及其价值_第4页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经》引用及其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经》引用及其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经》引用及其价值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献的整理者和传播者,孔子为了启发学生,经常会以《左传》《尚书》《诗经》中的话来作为“引子”,以达举一隅能以三隅反的目的,整部《论语》直接或间接引用达十几处。《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虽然孔子及其弟子未曾亲自做过诗,但是,“我思古人,实获我心”,透过孔子及其弟子所引的诗句,我们得窥孔门学问之一豹。  关键词:诗经;教学相长;儒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I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27-03  一、求道不倦,修己成人  在《学而》篇,子

2、贡向老师请教:“(一个人能)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则何如?”按照子贡的理解,穷人能无谄于富人,自足于己,富人能不自恃其财,与人平视相交就应该算是达到了孔门的修己之道了。可是,老师却认为此犹不足,只算小成而非大成。“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所谓“贫而乐”即是“安贫乐道”,一个人安贫不易,乐道更难,贫属“命”,“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穷通富贵均非人力所能左右。“道”之兴废亦在“命”,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因为“命”属“天”8,知天命何其之难,因此孔门教导弟子重在修己正身。耽溺于未知之域非孔门学风,与其寄希望于不可知,

3、莫如叩问于当下。孔门教人修己成人之学,即忠于己,恕于人,所谓“安贫”与“乐道”即是“贫而无谄”的升级版。正如《吕氏春秋》所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如寒暑风雨之节也。”《毛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指针对不同材质的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精化加工。拓展到道德修养上,就是要求君子应该日有所进:“如切如磋,道学也。如琢如磨,自修也。”子贡引诗于此,其实是在与老师探讨修己成人之途中的“灵犀一念”。如果说“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的子路是贫而无谄的代表,那么作为富人的子贡就是富而不骄的代表,二人实则均已

4、登孔门之堂,却未如颜回虽居陋巷仍能不改其乐为可贵,也不如孔子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但“乐亦在其中矣”的修己之境。正因如此,周敦颐才在教程氏兄弟时让二人:“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除了安贫乐道,“富而好礼”也是“富而不骄”的升级版。朱熹云:“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一个人富而不骄是一种自我节制,还属于有意识的修身,而到了“富而好礼”则已然把“富”字脱落,和人相交,进退容止均有度,是修身到了一定境界。故而和其交往自然会予人“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之感。而子贡也因其能引诗以与老师相答,更是获得老师“告诸往而知来者”的称赞,朱熹认为是:“孔

5、子许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而无论是安贫乐道者还是富而不骄者,要想不为境所困,均需有仁心,无仁心则“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所以孔子虽罕言仁,但细读《论语》,夫子所言,前后实一也。与子贡相类,曾子一直谨慎勤勉用孔门学问自修,如“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病危时,也曾引用诗经中的《小雅?小?F》语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虽然曾子引诗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如《孝经》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含义,但是联系散见于各处的曾子之语,我们更能看到的是一个在修身成人道路上一直谨慎小心的曾子

6、。当然儒家教人修身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慎独”,其旨是让人不困于心,不做“戚戚然”小人态。故而当后世以自己的方式洞悉了这条闻道的奥义后,他们在修己成人之路上愈行愈开阔,才会脱口说出“为人处世间,得见事无可疑处,多少快活”这一番话来。  二、独居以慎,相交以诚  在《八佾》篇中,子夏以《卫风?硕人》篇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之语问于老师,老师用“绘事后素”之语答,即古人绘画之法先布五彩,再以粉白线条加以勾勒。没想到,子夏亦如子贡一般,举一隅而能以三隅返,由此及彼想到了“礼后乎”,“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孔门学问不同于诸子之

7、处,孔子强调“复礼”,却并非如墨家一般确确然搬出了“明志天鬼”一说,用以恫吓下到百姓上至诸侯。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祀之礼是为感念先王先祖之德,故而当林放问礼之本时,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即所谓“夫祭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丧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俭者物之质也,戚者心之诚也,故为礼之本”。于此可以看出,虽然孔子也说过“尔爱其羊,我爱其礼”8这样的话,但是相较于外在的形式而言,孔子更重视的是礼之本,即在行礼时,人的内心之质是否也与外在行礼之文相符合,如不符合,就会错把“礼云礼云,

8、玉帛云乎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