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冲突与衔接

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冲突与衔接

ID:31490609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冲突与衔接_第1页
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冲突与衔接_第2页
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冲突与衔接_第3页
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冲突与衔接_第4页
资源描述:

《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冲突与衔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冲突与衔接【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但家庭和学校间的道德教育客观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本文探讨的是学校德育实践中如何避免冲突、同家庭教育实现衔接统一。【关键词】家庭学校德育冲突衔接【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1-01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它们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缺一不可。一、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家庭特有的

2、血缘亲情的传递力,影响力,是其他任何教育方面和环节都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比拟的。家庭教育举足轻重,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成效。它如果配合得好,则能巩固和延伸学校教育的作用;反之,则能抵消甚至摧毁学校教育的作用。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它受家庭的影响特别明显。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无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二、家庭和学校的道德教育冲突4最为理想的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然而,由于家庭和学校在道德教育方面各自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相互权威认同等差异,双方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上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1.文化背景冲突。在市

3、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的今日中国,现代与传统、西方与东方、理想与现实、金钱与道义、竞争与合作、善与恶、义与利以及人际关系的亲疏等等都在国人的心中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激烈斗争。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这种困惑和冲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广泛和深刻。在这样大的社会环境下必然影响着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文化背景。2.价值观冲突。价值观问题是公民素质的根本问题,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急剧深刻的变化。作为学校教育,要按照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要求引导学生向理想目标迈进,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多元的价值取向又是客

4、观存在的。人们的价值世界出现了多元信仰并存、碰撞乃至于冲突的局面。如果没有主导价值观使各种信仰保持张力的状态,学校和家庭往往都会显得无所适从。综上,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功能有别,各自的价值取向、教育影响可能一致,也可能冲突。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实践中,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要互相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三、学校德育工作应与家庭教育衔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两个教育者――4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以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所以,要积极推进

5、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的协调、衔接,力争做到同心同向。1.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向协调。学校只要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们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与学生健康专长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使家长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使家长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取得共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同时还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把对子女的爱融入到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中。2.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个体指导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6、,还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个体指导。应该承认,目前大部分家长的整体文化水平是提高了,家庭教育能力也相应增强了,但作为个体的家长之间,还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有些家长的文化水平还比较低,缺乏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修养,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此,学校要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要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寻找和利用一切可行机会,诸如,请学生家长进学校听专家、学者的家庭教育报告,利用家访的有利时机对学生家长进行个体指导,介绍家庭教育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或同家长一起总结教育孩子的经验教训,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43.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首先,要理智地对孩子施爱

7、。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要求家长们对爱的程度作这样的理解:“正如奎宁一样,正如食物一样,爱是要求有一定份量的。”超过一定份量就成了溺爱,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的爱要是理智的,孩子有缺点错误要及时教育改正,不迁就、不纵容更不能护短,否则对孩子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其次,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明孩子的习惯要及早养成。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理念,家庭教育更应秉承这种理念,首先应该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家长应把握住孩子可塑性最大的幼年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