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评价』

关于『作文评价』

ID:31489205

大小:10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关于『作文评价』_第1页
关于『作文评价』_第2页
关于『作文评价』_第3页
关于『作文评价』_第4页
关于『作文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作文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作文评价』  徐飞:当前,人们对作文教学质量普遍不满,大多集中在教师的指导不力上,这是无可非议的,毕竟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核心。但如果仅仅将目光聚焦在作文指导上,就不可能使作文教学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与提高。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作文评价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应对“作文评价”重新审视,充分发挥它对作文教

2、学的积极作用。  赵飞:是的。平日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的眼光更多是投射在作文技法指导上。可更多时候我们是“灯下黑”,重视写作前的指导,重视过程中的升格,也重视写作后的修改,却忽略了是对作文精准的评价。精准有力的评价不但是对文章的“去弊”,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作文指导。重新修正作文指导与评价的关系,让我们对学生的作文有一个全面的把脉,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认知角度。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作文指导和评价处于互相分离的状态,这是一种不健康的作文教学,需要思量、改变。7  徐飞:我一直认为,作文评价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体现。黄厚江

3、老师曾介绍自己在招聘教师时自创的一种考查方式,他让应聘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批改五六篇学生作文,打好分数并写上评语。黄老师说,从作文评价这一方面,能较为准确地判断教师的语文素养。  我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近两年,我组织过园区高三语文教师进行“作文诊断”专题研讨活动。提前将精心挑选的七篇学生作文发给高三教师,要求大家给每篇文章打好分数并写好评语。同时,我将这七篇作文发给作文阅卷资深专家蔡明老师,请他对这七篇作文进行赋分并做简要评析。以蔡老师的分数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我的打分,最终形成七篇作文的应得分。一共收上26位老师的作文评分及评语,与应得分数

4、逐篇比较,分差在6分之内的视为正确。26位老师中有10位老师能正确判定五至六篇作文,有8位老师正确判分的作文不超过三篇,甚至有一位老师只有一篇作文赋分正确。  教师在作文评价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一结果引起我的思考。不难发现,那些能准确判分的教师大多教学成绩优异,而在作文判分上有较大偏差的教师则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上基本属于无为状态,所带班级的作文成绩也不够理想。  赵飞:作文评价应该直指写作的核心。在评价地位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要一改过去裁判、教练的身份,努力让自己走向学生,成为一位合作者、同行人。在评价形态上属于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5、,我们关注的不单单是唯一的文本,更多的是回溯到学生写作时那一刻思维、体验、知识储备环节,只有这样评价才不再是作文终极体验,而是给学生写作再一次补充能量,是处于学生习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对作文评价的功能重新界定,至于着眼文本还是人本,我想应是根据文章具体情况而定。7  徐飞:作文评价本应对学生作文起到纠偏、引领作用,但事实是多数学生并没有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作文的有益启示,主要原因出在教师的作文评价上。我们不妨来看两位教师对同题作文《记得那一次出发》的评语:  甲老师:作者记叙的这一次出发,饱含着父女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深情。“我”

6、忙于课业,父亲忙于工作,一次失望的谈话,一次未成功的“出发”,触发了“我”对父爱的渴望,于是,父女两人心照不宣,放下纸笔,出发散步。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将两次出发勾连,表现了父女亲情。  乙老师:一波三折是本文的最大亮点。小作者从“坚定”写到“畏缩”写到“后悔”再写到“坚定”,情感认识层进变化,有较强的吸引力。心理描写准确细致,且合乎环境,自然合理。对比手法运用恰当。爸爸、妈妈的形象与“我”对照写来,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语言比较质朴,但略显粗糙单薄。  甲乙两位老师的评语属于典型的两种风格。甲老师的评价侧重于文章内容层面的阐述,而乙老师的

7、评语则自觉关注了文章写作层面的特点。简单说,甲老师关注的是“写什么”,而乙老师更关注了“怎样写”。  作文评价,折射出教师的作文教学观。作文教学,应在“怎样写”上发力,但也不能滑向技术主义的窠臼,而应是技术与人文的共舞。因此,作文评价不能仅仅停留于文章内容层面的评析,而应该由内容转入到对结构、技法的评判。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评价时,不仅关注学生的作文结果,还要反推学生的写作过程,揣测他们在作文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此,才能使作文评价切中肯綮。7  赵飞:我很有同感,教师在作文评价时常常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替代学生的体验。如我在指导学生习作

8、时,看到这样一段话:  后来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苏州,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它似乎不需要等待,我也慢慢习惯了它的节奏,在忙碌中忘记了家乡。  我在读这段话的时候,情感上有了共鸣,给予了这篇文章很好的评价,并且写道:“你的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