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命视角深化学校管理

从生命视角深化学校管理

ID:31488393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从生命视角深化学校管理_第1页
从生命视角深化学校管理_第2页
从生命视角深化学校管理_第3页
从生命视角深化学校管理_第4页
从生命视角深化学校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生命视角深化学校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生命视角深化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即教师和学生。过去,尽管我们也强调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翁,管理要以教师为主体,但是,还是过分地强调科学管理,强调量化考评,以严格的制度、冷冰冰的数字去约束教师,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抑制,这种管理,其本质还是一种非人性的管理,是见“物”不见“人”的表现。  学校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实效,最关键的是应有学校自身的特色,将学校管理根植于学校教育教学、师生的发展之中,构建和谐校园,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一、构建适宜生命生长的教育乐园  “以人为本”这四个字

2、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我们要让思想“落地生根”,让其蕴藏的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的一种形象,一种气质,一种个性,一种特色,一种品牌。  (一)客观务实的办学理念  办学的“理念”5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源于这所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它的传统。它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又要具备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追求的价值。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上的微观思考,对学校教职员工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同时,它又要具体可感,具有可操作性,易成为大家认同的目标,与教师的发展追求、学生的

3、发展需求相融合,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过程中,被全体教师认同和追求,逐步积淀为学校文化。  (二)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学校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率,它的重点是建设中的运行与参与。教师管理者的身份应得到凸显,应树立“教师第一”的制度文化理念,实现大家对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认同,进而激活每一个个体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教师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

4、。  (三)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一治国安民的哲理同样也适用于学校。“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学校管理者必须学会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有“家”的温暖,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舒展。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学校管理中,让教师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管埋,提高教师的自我价

5、值感,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  二、实践引领教师专业发展5  教育正从传统的认识体系走向实践体系的变革,教育不仅仅是认识,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意义。这个变革对于理解教师专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三位一体”,追求课改教研一体化  “三位一体”即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训三者一体化。“三位一体”并不是将教研、科研、培训三者简单相加,而是有机地整合,把教研、科研、培训统

6、一纳入校本教研的范畴,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实际问题,通过教科研活动解决;教师在教科研中遇到问题,通过培训解决,从而实现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目标。要利用本地资源,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长效机制。  (二)解放教师,立足行动研究  一是自我反思日常化。二是同伴互助区域化。学校结合具体实际对教师的课题给予指导、整合,并系统化为学校的课题体系。这样,就把课题研究与教师的日常教学

7、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变为教学行为,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学之中,改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是研究的成果,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成果。  (三)重新审视,制订培训方案  积极探索“参与?分享”式等积极互动的培训模式,以全新的理念和模式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全程培训,如“自下而上”的培训、“互动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实战式”培训、“合作研究式”培训、“实践带动式”培训,让“自主、合作、探究”5成为教师培训的主旋律。在校本培训这个平台上,务求通过多规格、多渠道、多层次的

8、培训,让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致力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整体素质,促使教师处在一个不断提升的状态。  (四)合作备课,互动交流中全员提高  新课程必将带来教师的课堂经验和活动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备课方式,走向合作备课。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摆脱彼此孤独的感觉,而且可以满足新课程所提出的课程的综合化要求。只有教师之间相互合作,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  (五)科学评价,全程全员参与  解放教师,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因为它涉及多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