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推进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

初中历史推进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

ID:31487658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初中历史推进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_第1页
初中历史推进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_第2页
初中历史推进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_第3页
初中历史推进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推进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历史推进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  跨学科教学由来已久,主要是指在学科教学中适当体现或渗透其它学科内容、思想及方法,其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更好地促使学科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一、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实施之必要性  初中生学习的学科数量在不断增加,学科之间则往往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十分明确地指出,课堂教学需要关注其它学科领域,根据需要渗透其它学科知识的内容、思想和方法。因此,历史教师绝不可以孤立讲授历史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在整体上去感知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寻求历史发展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更为全面的理解历史事实。  二、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

2、  1.跨学科课堂教学4  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时序性。所以,为了让历史事件的时序更清晰,我们经常会借用数学学科中的数轴。如:在学习初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内容时,需要学生强化对概念的精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除了用语言来梳理本课知识点以外,我们还经常使用数轴来展示该事件的时序。在数轴的直观展示中学生有了更多的直接认识,他们对五四爱国运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刻意义的理解机会更为明晰。再如:初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内容时,我们讲述到一个重要知识点:遵义会议的意义。此时,我们通常会借助数轴让学生能直观感受遵义会议前后中共革命经验的累积,

3、中国共产党又幼稚走向成熟。进而认识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  历史学科中经常会涉及到战争中交战双方力量对比变化的情况,如果只用口述法,那么会太过苍白,不利于学生想象真正的战争场面。如:在学习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两大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如何,以及美国、中国的参战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局造成了什么影响。这两点比较难理解。此时,我们经常会利用物理学科中的杠杆原理来讲解,教师在课件上通过天平展示战争双方力量的变化对战争形势变化的影响。  人文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精选更好的历史文化案例来要求学生客观认识、正确理解人与社会及自

4、然的关系,在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增强对学科的兴趣,逐渐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了体现这一学科性质,历史课程必须借用各种素材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如:在学习初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内容时,学生们对中国共产党提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不够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感悟当时的民族情感,此处教师引入了一则民谣,如:“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学生集体朗诵该歌谣,并且用语文学科的思维重点分析“恭恭敬敬”“让”等词的作用。通过分析,学生开始对不抵抗政策产生厌恶情绪,

5、并认识到日本侵华对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影响。4  每门学科都依赖在其他所有学科上面而发展成立,又为其它学科所依赖;每一门科学都包含着其他所有学科的信息。所以,历史学科教学中经常与其他学科的只是相渗透。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需要借鉴音乐、美术的审美方式去引导学生深切地体会各个时期文化的美。中共奋斗过程中革命理论的不断深化,需要借鉴政治课的专业理论去帮助学生理解等。  2.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构建成体系并与自身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学校文综教研组就策划了一组名为“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历史、政治、地理三

6、个备课组通力合作,在2015年9月给学生带来了各具学科特色的主题活动。其中包括政治备课组主导的“校园安全行”、历史备课组主导的“美丽校园我命名”、地理备课组主导的“校园平面图绘制”三类活动。  该综合活动中,学生运用自己历史、政治、地理三个学科的知识,亲身经历了校园文化的创建。学生一方面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增强了对三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能极大地增强自身对于校园的热爱与归属感。  三、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的改进之处  跨学科教学活动没有常规化,教师教学设计时能渗透其它学科思想的机会微乎其微。跨学科活动成果没有系统保留,教师完全可以由此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甚

7、至可以由此形成校本课程。  总而言之,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跨学科教学确实有效,更可以成为当下课堂教学的新常态,它利于初中历史教学,更可应用到其它各学科。4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