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化走进数学课堂

让生活化走进数学课堂

ID:3145477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让生活化走进数学课堂_第1页
让生活化走进数学课堂_第2页
让生活化走进数学课堂_第3页
让生活化走进数学课堂_第4页
让生活化走进数学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生活化走进数学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生活化走进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就我

2、对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解,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生活化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数学现象,这就为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5。成功的一节课,离不开良好的导入。在课的一开始,如果教师能够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接下来的学习就会很轻松。针对这一实际,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导入环节。导入时,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就会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感兴趣,并引发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生活,设计情

3、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首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情境:“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吗?”接着,教师给学生讲美猴王给猴子分桃子的故事(要求学生只能用掌声来表示分得桃子的个数):有一天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在组织一群猴子分桃子,美猴王说:“有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几个?”“啪啪啪啪”学生用掌声准确地回答了问题。“有6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几个?”“啪啪啪”、“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几个?”“啪啪”,“有2个

4、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几个?”“啪”,“最后有1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几个?”大家一下子给难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表示。这时,教师拿出一个桃子,让学生想办法表示这半个桃子,同学们有的画图,有的折纸……当学生用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时,内心便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对新知的探究迫不及待,这时,教师便开始进行新课的教学。  二、直观描述,数学语言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语言艺术,能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运用直观生动的语言

5、,把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描述得生动有趣,直观形象,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教学语言生活化。例如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引导学生编顺口溜:一只青蛙四条腿,二只青蛙八条腿,三只青蛙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十六条腿,从而引导出“4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语言,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知识。又如,把教学“元角分”说成5“小小售货员”,把教学“长度单位”说成“长长短短”等等一系列有生活趣味的数学语言,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  生活化的数学语言,还要做到简洁精炼有层次,这样可以突出重点,提高

6、课堂效率,在学生头脑中容易留下深刻印象。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数学语言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简洁的生活语言,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新知。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数问题”时,可就地取材,这样设计练习题:我们班有男同学25人,女同学20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人?”这是学生身边的数学,语言描述贴近生活,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数量关系。接着告诉学生,这句话可以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25比20多多少?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了。  三、联系实际,探究新知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

7、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生活中的数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去探索、发现和应用,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会包含着如此丰富的数学知识。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用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厘米”去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当学生量到数学课本的长度是25厘米多一些时,自然感觉

8、到用“厘米”5表示数学课本的长度也不够精确。当量数学课本厚度时更会发现厚度不足1厘米。这时,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这一单位就是毫米,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又如在教学“面积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