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之我见

经典诵读之我见

ID:31453276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经典诵读之我见_第1页
经典诵读之我见_第2页
经典诵读之我见_第3页
经典诵读之我见_第4页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典诵读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109-01  打小就沉醉于古典诗文的我,喜欢读诗,喜欢写诗。因为诗的世界那么神奇,它把许多平凡的事物,表现得那么隽永深刻、鲜明动人。怀揣着对中华传统古典诗文的一腔热情,我带领着我们班的孩子开展了经典诵读的活动。我要让我的孩子们也爱诗,也走进诗的美妙世界。我要让我的孩子们诵读经典诗文,让经典诗文成为他们一生的牵挂。  一、适时安排,每天读诗文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当今,在奥数、英语被疯狂推崇的

2、今日,诵读古典诗文,竟有些“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怅惘和失落。在以分数论英雄的今天,没有人会问你读了多少经典,会背多少唐诗。然而,教育终究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不能免俗地急功近利,但我们的心中依然会有一隅诗意的栖居。“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那些被渐渐遗忘的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正在慢慢地被人们重新拾起。  “天天美诗文,三个十分钟”。把每天的半个小时的经典古诗文学习时间分散开来,化整为零,学生容易接受,教师也不觉得是负担。  每天早晨的晨诵10分钟,采用教师大声范读、学生跟读或者优生领读等多种

3、形式诵读。4  每天中午的午读10分钟,让学生复习晨读的经典古诗文,老师还要把诗义简单地向学生们讲解。  每天下午的暮省10分钟,教师利用这段时间,引导思考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最好是结合读者具体的生活和学习来讲。日久天长,学生的古诗文会有属于自己的积累。  二、灵动结合,每周有主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爱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豪情诗……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品质,总是蕴涵在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之中。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古今文人墨客,总

4、喜欢以各种主题,纵情抒怀、泼洒妙语。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关注时令变化,关心世间冷暖。母亲节来了,我让孩子们读了一周的有关母爱的诗;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我带领孩子们找一些废墟上的诗篇读给学生听。用诗言志、读诗明情。  除了读社会的主题,读生活的主题,我还有意识地带着孩子们读教材,读课文,找准某一“点”,由此散发开去。  我教《初春小雨》时,就带着学生在“春”的世界中漫游:“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氧

5、化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课堂上,你读“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我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诵“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些经典的文辞句段,犹如酷暑的缕缕凉风,山涧的汩汩清泉,沁人心脾、唇齿留香。4  三、多种形式,每学期有比赛  那是一个快乐的学期将要结束的日子,当过年的气氛被一个同学在不经意间带来,另一个同学大声吟诵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争插新桃换旧符。”我听了,灵机

6、一动,决定来个“想节日,背诗歌”比赛。比赛分男女两队进行,孩子们情绪高涨,个个都想显显身手。比赛开始,几个男生扳着一个指头高声背诵:“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还没等他们背完,一个女生扳着两个指头,背道:“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男生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女生背:“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我觉得女生背的这句诗非常好,不禁击掌叫好。男生不甘示弱,立刻想到了关于中

7、秋节的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女生回应:“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比赛继续进行,大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欢笑声此起彼伏。  时间流逝,教育无痕。我利用这样一个机会,积极引导孩子们进行古典诗文诵读比赛,看则无心、实则有意。为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诵读兴趣,除了搞一些这样的小竞赛,我还不断变换着诵读的形式:在经典中,因为作者的推敲琢磨,使语言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4等,都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经典配画,加深了学生对经典的感悟,培养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另外,诗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音乐美。在诵读的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诵读的兴趣,让他们记得更好,可开展歌唱古诗的活动。  (责任编辑陈利)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