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布局 激发“寻宝”潜能

用“问题”布局 激发“寻宝”潜能

ID:3145216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用“问题”布局 激发“寻宝”潜能_第1页
用“问题”布局 激发“寻宝”潜能_第2页
用“问题”布局 激发“寻宝”潜能_第3页
用“问题”布局 激发“寻宝”潜能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问题”布局 激发“寻宝”潜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问题”布局激发“寻宝”潜能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困扰教学的实际问题:学生能听懂课但是不会分析问题的客观实际,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挖掘教材、联系实际、优化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激化学生思维的问题设计方法,促使学生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是布局者和藏宝者,学生是破局者、探宝者,教师的“宝贝”要有探索价值和神秘感,寻宝者才能体会到寻宝过程的趣味与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关键词:激发思维;创设情景;创新思维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  一、挖掘教材,设计问题,激发思维,突出主体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

3、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知识后,对电磁感应中电能的来源产生疑惑。我就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线框在非匀强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同学们很快想到:安培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接着我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洛仑兹力的两个分力的作用。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表现。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就是缺少主体性思维。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

4、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联系实际,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4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学生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

5、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匀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全反射问题、核裂变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优化问题设计,遵循认知规律,培养创新思维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

6、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例如,土豆可以当做电源,问什么我们平时不用呢?若用,需要怎么改进?地球空间站在补给生活物品时,补给的飞船必须到达同一轨道上吗?为什么在同一轨道上无法实现对接?应怎样操作?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耗费时间。  四、把问题作业,变成作业问题,增强挑战性  布置作业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具有挑战性和鼓动性,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和调战自我的

7、信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4  (一)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