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ID:31448713

大小:11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0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_第1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_第2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_第3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_第4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摘要]少数民族聚居的南方创造出的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南方地区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独特的蛙神话和蛙崇拜显得尤为突出。可以通过实地考研、采访调查、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蛙崇拜其背后实质是人们在生产力水平有限的远古时代怀揣着敬畏与好奇对难以捉摸的外界进行探索,并从实用主义出发而产生的信仰。  [关键词]蛙神话;蛙崇拜;壮族;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I1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11-0057-03  古人对动物崇拜的原因很多,其中往往因为这些动物的强壮、凶猛、体形硕大、有超人之处,才

2、被人们崇拜,如虎、狮、熊、大象、鹰、蛇、马等,都受到世界各地古人们的崇拜。[1]但在多种多样的动物崇拜中,有一种生灵有别于以上动物。它体型瘦小,也没有尖牙和利爪,在现代人眼中这个动物有些微不足道甚至生命比较脆弱,但在古代却存在着许多关于它的神话甚至动物崇拜――它就是青蛙。那么蛙崇拜的产生和发展原因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何在呢?我们将选取蛙神话和蛙崇拜资料事实最为丰富的壮族为主线,对蛙崇拜特点及共性进行探讨。  一、蛙崇拜成因概观10  翻阅《中国民间故事集》,以地区为主要线索归结后不难发现,蛙神话和蛙崇拜盛行的地区以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为主,而这些地区中又以南方地区如

3、广西、福建、云南等地最多。结合我国青蛙的主要分布及其生长环境可以看出,青蛙分布的主要区域也正是蛙神话和蛙崇拜较为流行的区域。南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人们不会总为干旱发愁,但是某些年份出现降水不足直接导致的收成减少问题也依旧困扰着人们。然而在古代,那个对自然认知水平还极其有限的时代,“自然界的变化,尤其是那些最能激起人的依赖感的现象中的变化,乃是使人觉得自然是一个有人性的、有意志的实体而虔诚地加以崇拜的主要原因”。[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的在生产生活中通过生活的经验和与自然的接触开始寻找与自己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的规律,但是这种规律很大一部分只是先民们仅凭直

4、观经验进行推测的,“那种与他们生活攸关的,人们每日均要接触的动物、植物和自然便成了他们拿来与异己的自然抗争的武器”。[3]于是在稻田中生活的青蛙成了先民们“依赖”的对象,进而被形象化和神化便不足为怪了。  二、蛙崇拜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蛙崇拜与稻作崇拜  当在田地中劳作的先民们还担心着天气是晴是雨的时候,他们意识到似乎脚下田边的青蛙总会在风雨来临时呱呱的鸣叫,于是他们开始观察并揣测着这青蛙和天气是否存在着些什么联系。在还没有能够用科学根据解释的时代,先民们不会想到其实是晴是雨是一种自然现象,而青蛙的鸣叫只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反应,而是很自然地将动物的反应以神化,将

5、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加以形象化。他们根据“青蛙叫,暴雨到”,“蚂拐哇哇叫,大雨就要到”10的现象,将青蛙奉为能呼风唤雨的神灵,他们眼中的青蛙能给人传递风雨的信息,有预报风雨的特性;同时,每年春天,青蛙开始叫的时候,人们就知道播种、插秧季节到来了。由于青蛙有这种“能力”,于是壮族先民便对它产生了恐惧和崇拜,可以说崇拜的起初一定程度上是“恐惧创造神”[4]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了一系列以青蛙为主体的稻作神话。以广西壮族地区为例,其最著名的《布洛陀和米洛甲》系列神话中记载着“祭青蛙”的故事[5]:  布洛陀的二哥雷神拿到谷种要去种地,雷神的儿子青蛙表示他可以去耕田。谁知下地的青

6、蛙只吃虫子不种地,人们认为青蛙怠慢了耕作于是用热水浇在青蛙身上,雷神因此停止了降雨以示报复。而当年的庄稼自然收成惨淡。后来,布洛陀告诉人们要祭拜青蛙以示道歉。从此,当天下大旱之时,人们只要祭拜青蛙,唱“蚂拐歌”,而青蛙向天上叫上几声天上立马就会降下雨水润泽农田。  这则故事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稻作神话,壮族先民们将青蛙视为雷神之子并且认为它是一个能够祈求降雨的神物而将其奉为神。以故事为基点延伸至壮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我们也能够窥探出蛙崇拜确乎弥散在各个角落。如左江地区著名的花山壁画上,就鲜明的用红色颜料画上了青蛙的影子,图上清晰的记录着越骆人为求雨祭祀青蛙的宏大场

7、面,而青蛙大小各异,五指张开,呈半蹲姿势,场面热烈而盛大。这样的集中体现了稻作文化的仪式在如今的广西部分地区依旧存在。在东兰、南丹等地甚至还演变成一年一度的“蚂拐节”:“每逢农历大年初一,壮族青年到田里找青蛙,有幸找到青蛙的青年就被称为‘蚂拐郎’,意味着他会得到福气;找到蚂拐后,他们会把青蛙放进一座五彩棺材里祭祀;随后是“孝蚂拐”10,壮族青年日日夜夜唱蚂拐歌谣,跳蚂拐舞蹈,抬着蚂拐棺材巡游村寨以及田地;最后是挑时辰‘葬蚂拐’,壮族青年每年都将蚂拐葬在同一地方,他们通过看去年蚂拐骨头的颜色,判断整个村子来年的运程”。[6]而广西具有代表性的吉祥物铜鼓上,也铸造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