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ID:31447331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_第1页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_第2页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_第3页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_第4页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初等几何研究的立体图形包括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等。其中圆柱、圆锥、圆台都是旋转体。以长方形的一边或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别叫作圆柱和圆锥。不仅如此,利用平面图形和它的运动,可以方便地定义相关的概念。旋转轴是它们的轴,在轴上的这条边叫作它们的高,垂直于轴的边旋转成的圆面叫作底面,不垂直于轴的边旋转成的曲面叫作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这条边都叫作侧面的母线。  古希腊的几何学家对圆、球、柱、锥进行研究,而且还对其他的多种曲线如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等的性质进行研究,获得杰出的

2、成果。[1]这三类曲线统称为圆锥曲线,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小学生认识圆柱与圆锥,学习相关的测量,为进一步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打下基础。下面从概念引入、转化方法与学生理解三个方面,讨论教材的设计,比较不同教材的编排方式,分析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一、概念的引入:分类与抽象  不同教材引入圆柱与圆锥的方式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从图形的分类中引入,一类是从实物的抽象中引入。6  从分类中引入。教材提供众多的直柱体与正锥体,让学生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在分类的活动中认识圆柱与圆锥区别于其他柱体与锥体的特征。如韩国2006年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六年级图形的教学内

3、容中,安排了角柱(棱柱,下同)与角锥(棱锥,下同)的性质、圆柱与圆锥的性质,[2]在认识棱柱与棱锥的基础上学习圆柱与圆锥。台湾版《国民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南一书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九十一年八月版),以“角柱与角锥”为单元标题,先是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直棱柱与正棱锥,按照是否有尖顶分成柱体和锥体,再根据底面形状把柱体分成圆柱与角柱。如下图:  无论是研究问题还是认识图形,分类都是重要的。通过以上两级分类,学生可以把柱体与锥体、圆柱与棱柱清晰地区分开来。认识图形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哪一种图形叫什么名字,学会区别图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对图形分类,认识某种具体图

4、形的教学只是个案,只有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分类才使教学具有一般性。[3]分类的核心是建立分类的标准,只有那些可以作为分类标准的性质才是图形的重要特征。在分类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图形的共性,也要关注图形的差异,而共性和差异都是抽象的结果,是抽象的具体体现。[4]因此,分类不仅是学生认识图形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途径。  从抽象中引入。从实物图形中抽象出几何体,也是认识几何图形的重要方法。这个抽象的过程,舍弃了图形的颜色、材质等物理属性,只保留空间、大小、位置等数学属性。国内的教材大多采用这种方式来引入圆柱与圆锥。如人教版教材(下左图)与北京版教材(下右图):  不过,

5、抽象似乎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从实物图抽象到几何图,究竟哪些属性应当保持不变,不同教材其处理的方式也有差异。以上两个版本的教材,实物图与几何图形的大小是一致的,或者说抽象前后基本保持1∶61的大小比例关系。以前的教材似乎并不注意这一点。如下图:  笔者的理解是数学中的抽象也是分层次的。如果从不同大小的实物图形中抽象出一个几何图形,属于比较高层次的抽象,这时抽象得到的几何图形具有“类”的特征。换句话说,从大小不同的实物中抽象得到的几何图形,只是数学研究的对象,在现实世界中并不真实存在。  二、转化的方法:立体与平面  认识立体图形的基本思路是转化为平面图形。我国《义务教育数

6、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与圆锥,认识圆柱的展开图。[5]这些观察、操作的活动主要是图形的观察比较,图形的展开折叠,平面图形的旋转,立体图形的截面,等等。从教材的呈现上看,包括看一看、比一比、转一转、做一做、截一截。  看一看。观察是认识图形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如下图人教版教材:  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观察图形的经验,比如分析平面直线图形可以观察它的边与角,分析长方体可以观察棱和面的大小与位置关系,这些经验不容易直接迁移到认识圆柱的活动中来,教材需要设计更加直观与丰富的活动。  比一比。圆柱与圆锥联系密切,同底等高的圆

7、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存在确定的倍数关系。通过对这两类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学生容易找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北师大版教材把认识圆柱与圆锥安排在同一课时,使比较成为认识图形的现实途径。如下图:6  转一转。由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立体图形,这是旋转体独有的特征,这种特征体现了平面与立体的奇妙关系,也为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许多教材都安排了将平面图形进行旋转的活动,浙教版教材在要求学生观察想象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思考平面图形的边长与立体图形底面半径的关系。如下图:  做一做。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比较直观的方式就是展开与折叠。人教版教材在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