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6799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0
《谈“引动”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引动”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引动”式教学模式是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理念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引动”式教学模式,要了解其内涵与特点,认识“引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结构,清楚“引动”式教学模式如何运用以及运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引动;教学模式;体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27-03 自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以来,体育学科为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和课程标准精神,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好的体育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在一定区域、一定程度上
2、,推动了区域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区域学生在体育新课程中身心健康发展。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作为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区,特别是在天津市学校现代化达标与提升工程中,各学校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总结提出了符合学校特点、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引动”式教学模式就是体育学科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教学模式经过在大港区域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检验,效果较好,易于推广,现总结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引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1.“引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引动”8式教学模式就是经过教师引趣,诱发学生动情,即感知、趣练;经过教师引学,激发学生动体,即自
3、学、讨论;经过教师引导体验,引发学生动心,即体验、构建;经过教师引思,启发学生动脑,即运用、提升。 2.“引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引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结合体育学科教学特点,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经过教师“四引”,即引趣、引学、引体、引思,实现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的“四动”,即动情、动体、动心、动脑,从而实现学生在预动环节、自动环节、互动环节、灵动环节中的自主发展,进而达到让学生在多元参与下能动学习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引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结构 1.“引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学生是体育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主体,体育学习中,只有教师诱发
4、到位、激发到位、引发到位、启发到位,学生学习才能积极主动,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得到落实,进而才能获得身心健康协调发展。这种“双主体”理论,在“引动”式教学模式中,是指导教与学开展的主要理论之一;同时,在体育学习中,是教师按部就班,手把手教,还是教师努力创设自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两种不同的体育教学理论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和价值,后者在“引动”式教学模式中,已经成为强有力的教学理论支撑;然而,无论是怎样的体育教学模式,遵从身体练习,让学生知、行、意,身心参与体育学习,获得多元学习价值。这种追求,迫使我们将多元互动理论植入“引动”式教学模式之中。 2.“引动”式教学模式的结构8 三、
5、“引动”式教学模式运用注意的问题 1.“引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1)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导学引入 立定跳远是一项传统教材,动作方法是,两脚自然开立,两腿屈膝,上体稍前倾,两臂后举。然后两臂向前上方用力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跃起。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同时两腿自然屈膝缓冲,保持平衡。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腿部、腰腹部力量小,动作协调性差,练习时要求两脚同时发力,自然向前跳出,并能做到两脚轻巧落地缓冲。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学时,首先,教师在简单准备活动后,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原地双脚并脚跳绳练习,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双脚并脚跳绳前进练习,随后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徒手双
6、脚并脚跳绳前进练习。由于学生对个人并脚跳绳动作非常熟悉,个人并脚跳绳动作结构又与立定跳远动作结构有些近似,所以很快全部学生就进入了导学引入的学习状态。 (2)创设情境诱导练习 情境教学比较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特点,由于本次课学习内容是立定跳远,因此教师就创设了小青蛙捉害虫和青蛙跳荷叶的练习。小青蛙捉害虫,两人一组,一人沿地面拉动跳绳的一端,另一人模仿小青蛙跳用双手触摸地上拉动跳绳的另一端,一拉一跳,配合完成,适时交换。这样练习,学生既有兴趣,又有效果。随后,引导学生在地上用绳围成荷叶,4~6人一组合作练习,学生模仿青蛙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在有趣的活动中,轻松自然地把立定跳远动作演
7、示得惟妙惟肖,有的同学还能夸张地、表演性地完成,达到了“引动”8式教学诱导练习,预动环节感知、趣练学习的目的。 (3)教师示范引领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 在以上导学引入,诱导练习基础上,教师示范完整的立定跳远动作,并提出怎样跳得更远?随后安排学生自主进行立定跳远练习,学生练习十几次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小组推选代表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带着学习问题进行练习,在练习中投入了心智,对学习内容在自我练习、自我理解基础上,经过小组讨论,进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