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ID:31446748

大小:12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10

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1页
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2页
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3页
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4页
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残疾儿童主要教育安置形式之一,现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亟需采用指引性的评价标准进行监测评估,以促进随班就读教学质量提高,保障特殊儿童能在普通班级教学中受益。为此,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了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三轮的专家咨询,确定了“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两个一级指标“教学调整”、“教学支搏”、“课堂参与”与“人际氛围”4个二级指标,以及相应的7个末级指标和21条评价标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各指标赋权重值。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专家认可度,且意见趋于一致,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和

2、实用性。本研究拟通过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为随班就读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促进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分类号G760  1问题提出  1987年12月30日,国家教委在关于印发《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的通知中首次提到“随班就读”这一术语。文件中指出“15在普及初等教育的过程中,大多数轻度弱智儿童已经进入当地普通小学随班就读。这种形式有利于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是在那些尚未建立弱智学校(班)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解决轻度弱智儿童入学问题的可行办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截止2014年底,我国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

3、招收的学生3.80万人,在校生20.91万人,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53.78%和52.94%。可见,我国超过一半的特殊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在我国已具规模,成为特殊儿童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然而,目前随班就读中,特殊儿童还主要以形体式和社会融入式为主,对其中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效果的关注相对较少,尤其是处于学校教育中心环节的课堂教学仍处于摸索阶段。有人曾说过,我国的随班就读实际上是残疾孩子在“随班就坐”、“随班就混”、“随班混读”,研究者在随班就读课堂观察中发现,大多亦是如此。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流得知,由于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列入教师绩效考核,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容易被教

4、师忽略,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有些教师出于同情心想去帮助他们,却不知如何施教。这迫使特殊学生只能成为普通班级中的学习旁观者,并非学习的主人。因此,人们不得不对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进行思考:随班就读学生在课堂中应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认为需要一种引导性工具――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来发挥监测和指引作用。评价(evaluate)在词源上解释为“引出和阐发价值”之意,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方法和标准,对教和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实践电“评价”15好比教师行动的指挥棒,当现有评价体系忽略了特殊学生的特

5、殊教育需求,而是以正常学生的教育需求来制定评价标准时,特殊学生便不得不成为普通学校教师忽略与放弃的对象,或隔离于特殊学校,或在普通班级中随班就“混”。因此,有特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便意味着诸多教学要素将发生调整与变化,进而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式都得随之调整。  鉴于此,为提高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质量,我们有必要在借鉴国内外已有融合教育项目评估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现状探究出一套《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来发挥导向、激励、管理、诊断和反思功能,从而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Method)来构建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该方法

6、的核心是通过匿名方式进行几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然后对每一轮的意见都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寄发给每位专家,供专家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意见。如此多次反复,意见逐步趋于一致,得到一个比较一致且具可靠性的结论或方案。  首先,本研究在文献研究与现场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初拟指标及其标准;接着,以咨询问卷的形式发放给多位专家。为避免集体讨论中出现屈从权威或盲目服从,则采用独立的、匿名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多轮专家咨询,让专家对指标及其评价标准的适合程度与重要程度进行判断。经过每一轮问卷的收集与整理、统计与分析、讨论与修改、反馈与再咨询,循环至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为止,进而形成最终决策。本研究的操作程序如

7、图1。  2.1专家选择15  本研究分别在高等院校及研究院、特殊教育中心、随班就读学校中邀请了19名专家参与咨询,涵盖了从事随班就读领域研究或工作的高校教师、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三类人群,专家构成及基本信息如表1。  本研究通过专家自评的方式调查了众专家的权威程度。影响专家权威程度(C)的因素有两点:专家对方案作出判断的依据(Cr)和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Cs),专家权威程度系数(Cr)为Cα与C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