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ID:3144582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1页
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2页
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3页
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4页
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摘要]在化学课堂中设置情境教学,能让学生在一种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学习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效达到教学目标。通常,可从运用化学历史故事、利用社会生产生活问题、通过学生认知矛盾和营造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情境这四个方面,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词]情境教学创设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7008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活动应改变传统填鸭式、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生活经验及学习兴趣为基础,提倡学生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交

2、流与合作、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教学模式。化学是以物质的结构、应用、组成、性质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采用教学情境模式,可让学生在亲临其境的环境中获得化学知识,感悟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实现素质教育。现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设置。一、运用化学历史故事,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5在化学发展史与发明史中,有许多可读性强、思想性强的动人故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可读性比较强的,与课本知识点密切

3、结合的化学故事来营造教学情境,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对化学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学生带入一种积极学习的思维状态之中,以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习《苯的性质》时,可以借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凯库勒的梦来营造教学情境。这个故事发生在1865年一个冬天的晚上,著名化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旁,思考苯的结构,百思不得其解,烦闷之中只好停笔休息,进入了梦乡。在梦中,凯库勒梦到火焰中,有一条蛇在不停翻滚,在翻滚过程中,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由此形成了一个环状。这给凯库勒以启迪,使其联想到苯的结构式有可能是环状的。后来,凯库勒在理论修改过程中,用六边形来描绘苯的结构,这就是苯的凯库勒式的

4、历史来源。通过历史故事,学生知道了苯的结构模型的来源,从而激发了对这一方面知识的兴趣与好奇心。二、利用社会生产生活问题,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实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的吃穿住用行,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社会生产生活问题来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化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体会化学知识对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意识,有效实现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可以生活中的常识来营造教学情境。如在讲述明矾的时候,教师可以举生活中常吃的油条以及净水的凝聚剂为例子,并介绍明矾是一种复合盐,多吃对

5、身体不利,尤其容易导致老年痴呆症。通过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实用价值。5教师还可以生活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来营造教学情境。如在学习《温室效应》这一节课的时候,可以借目前新闻报道的南极冰化案例来营造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新闻:目前,南极冰架出现了大规模的崩塌现象,冰块断裂的面积比上海市面积还要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温室效应。臭氧层的严重破坏,使地球气温急速上升,气候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通过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呼吁学生关心地球环境,建立环保意识。教师还可借目前研发的新材料来营造教学情境。如在讲述合金

6、时,教师可列举目前流行的铝合金材料来讲述这一知识点。材料铝合金有着不易生锈、质轻、易加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通过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明白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广泛,促其认真学习。三、通过学生认知矛盾,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学生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通常都有新知识的产生,有时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会存在矛盾。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解决新旧知识矛盾冲突的过程。化学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并且利用这一矛盾营造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认知上的兴奋点,让学习活动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指导学生学会深刻、全面、辩证地去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这一节课时,

7、要计算溶液的pH。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pH,教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认知矛盾情境:10mLpH=6的HCl溶液,加上100mL的水,请计算溶液的pH值。有的人认为当溶液体积增大了10倍,pH值也会增加1,pH等于7。有的学生却认为,溶液仍然呈酸性,溶液中的pH值应小于7。5该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在矛盾中自然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矛盾,探求知识的好奇心被激发,成功达到教学目的。四、营造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情境化学教学的教学目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化学思维分析事情。为此,教师应营造提升思辨能力的教学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