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ID:3144521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_第1页
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_第2页
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_第3页
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摘要: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学;想象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192-01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

2、、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因为还有了想象力,所以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下面积极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谈谈这一问题。  一、“咬文嚼字”创设想象4  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着它独特的功能。所谓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求新的

3、、立体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这种思维不囿于已有的秩序和见解,而是寻求多角度、多方位开拓新的思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发散思维培养。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

4、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比如,我们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讲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时,引导学生对这一“泻”字细加

5、咀嚼、推敲,又以“流”和“淌”字与之比较,学生意识到用“流”与“流水”有重复之病,用“淌”又会引起有声的感觉,而月光是无声的,这里的意境是极宁静的,所以,用“流”和“淌”都显得意味不足,唯有“泻”4字生动而传神地将那片清澈的月光展现在读者面前。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培养“表象重组”能力  想象决不是表象的堆砌,而是按表象的自身规律“重新组合”,是一种严格的构思过程,受思维活动的控制、调节、支配,与敏锐的观察力密不可分。因此,培养学生想象力可从观察入手,进而分析,再进人想象。如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一幅画面内容是一位

6、小姑娘悄悄趴在地上聚精会神地看几只蚂蚁和一只瓢虫的图画,发挥想象,写一篇童话或者故事。先要求学生仔细看清蚂蚁数量、队形和走向,然后启发学生设想蚂蚁与瓢虫之间将会发生什么事――爆发一场殊死战斗,战斗的结果一定是孤单的飘虫不敌越来越多的蚂蚁群,瓢虫成了蚂蚁的盘中餐。还可以想出许多蚁群凯旋而归、庆祝胜利和饱餐的情节来。学生激发了兴趣,想象丰富,写作起来便得心应手。又如诗歌教学中,由于诗歌困于篇幅,往往是点到为止,不能展开而留下空白,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体会这“意无穷”,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加以补充。比如,我们学完莫泊桑的《项链》后,让学生去设

7、想:马蒂尔德通过十年的辛酸使自己还清了债务,懂得了勤劳,那么她会在将来的日子里能怎么样呢?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她的各种想象,根据这些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马蒂尔德的后日。  三、读者与作者共鸣4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比如,在教学《项脊轩志》后记部分时:“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

8、,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