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民歌的研究 毕业论文

北部湾民歌的研究 毕业论文

ID:314449

大小:12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07-22

北部湾民歌的研究  毕业论文_第1页
北部湾民歌的研究  毕业论文_第2页
北部湾民歌的研究  毕业论文_第3页
北部湾民歌的研究  毕业论文_第4页
北部湾民歌的研究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部湾民歌的研究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前言北部湾的咸水民歌是北海渔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渔民的生产历史和生活习惯,其音乐基本结构独具一格,韵律欢快活泼,是北海乃至广西的珍贵的渔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北海咸水渔歌的整理与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简单分析了音乐特征,却未做深入的理论研究。目前,咸水渔歌音乐理论研究仍很薄弱,学界还没有形成该歌种专门的研究成果,因此,拯救和挖掘咸水渔歌民间艺术遗产显得极为必要和紧迫。2北部湾查(dan)民历史由来渊源早在秦汉时期,巴蜀、江淮、岭南及闽浙等地就有踪迹,宋元以后,兼营渡客、运输、贩盐、放木筏、驳

2、艇为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福建两广一带,江浙、川滇及海南省也有零散分布南方查民的音乐来源复杂,种类不一,主要有:珠江三角洲和北部湾海域一带查民的“咸水歌”、广西内地沿海一带查民的“海边歌”、福建东南一带查民的福建查歌和海南黎话置歌等。其中用广州方言所唱的“咸水歌”是突出代表,是南方水上文化精华的高度凝练[7]。江出海口,历史上多次划归广东省管辖。北海查民大致在明代开始陆续从广东的江门、新会、雷州的江洪一带自发流寓至此[7]。据老一辈人自述,祖先在广东南海海域谋生时,发现北海港湾众多,航道宽阔,且在南、东、北三面

3、陆地的环抱中,风浪较小,西面冠头岭又是阻挡西南浪的天然屏障,是避风寄旋的理想场所。开始偶然到此,后因加工、看管海产品的需要,逐渐有老人和小孩留守于此,最后干脆定居,列棚而居。“查民”是对以船艇为家、捕鱼为生、长年累月浪迹江海的水上居民的旧称。“查”字可远溯至汉代,古书作“疍、蜒、查、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通用“查”,音义均同。查民世代袭居水上,生于江海,居于舟船,随船往来[1]。乾隆以后,珠江口各水乡、沿海各县和雷州等地查民迁至位于北部湾一带北海的人数渐增,邻近的合浦县沿海渔民也有不少迁移至北海。3北部

4、湾咸水歌的文化背景及流行范围3.1北部湾咸水歌的文化背景北海市位于南海北部湾东北海岸,祖先也是从广东地区转迁而来。嘉庆年间,移居过来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西北面外沙滩和傍海街区(今滨海路和海提街)一带,光绪末年,外沙已有移居户有近70人。另一部分查民是从越南归来的华侨同胞,在1979年越南当局实行“排华”第11页,共11页政策,导致约两万余名难侨渔民被强行驱赶回国,滞留北海,经疏散后,1979年6月,经国务院侨办和广西区革委会批准,在离市区南部7公里临海处成立华侨渔业公社(今侨港镇),安置剩余约

5、七八千名归国华侨。这些难侨绝大部分是广东沿海和北部湾一带到越南谋生的查民。目前,北海市有三万余名查民,聚居于市区外沙和侨港镇的有两万多人,约占全市渔业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余散居于市区以外沿海各镇,涠洲岛也有少数[6]。北海查民由于迁徙至北海的时间较晚,寄居城市边缘,就连履鞋上街的权利也没有。上街时多为“赤脚”,社会地位甚至远比不上生活在周围的土著渔民。直至清朝雍正年间,粤、闽的“查民”与陕西的“乐籍”和江浙“惰民”一起获得朝廷“恩赦”,准许与平民百姓同列甲户。民国初年,才申令开放。但卑下的社会地位和贫困处境,直

6、1949年仍未有较大改变。1949年后,随着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搬到陆上定居,现已与陆民毫无二致,“查”的称谓也逐渐衍化成渔民的俗称或别称[1]。查民社会地位低下,备受压迫,禁止与陆上居民结婚,他们都没有读过书、应试、当兵和在陆上定居的自由,不能穿绸着缎,查妇即使穿新衣也要补上一块旧布等旧的风俗。1949年前查民的家就是“艇”和“船”,以“艇”为多,称“住家艇”。艇的前部长宽不过丈余,是撒网、捕鱼、吃饭、休息、待客的主要场所。后部主要是鱼仓,船尾装槽。全家都的活动和休息都是在船舱中,船舱很小,最长可

7、容一人直卧。舟小篷低,只能蹲踞而事,日复一日,导致管民大多背驼、腿弯[10]。后来查民逐渐在海堤边搭建简易木棚,称“查家棚”,竹木单层结构,上覆竹瓦或陶瓦,地铺木板,棚底主要靠几十根木柱支撑高出水面,小部分棚底固定在堤面上。3.2北部湾咸水歌流行的范围咸水歌,主要流行于广州、珠海、中山、斗门、番禺、顺德、东莞、台山、广西北海等地[7],由于渔民长期与大海打交道,“咸水歌”由此得名,又有“咸水叹、木鱼歌、龙舟歌、后船歌、查(蛋)歌、蛮歌”等称谓。善于歌唱的查民,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劳动生产,触景生情或意兴阑珊之际

8、,便以歌代言。随口而歌,见人唱人,见物咏物,尤其婚丧等场合,更少不了托歌言情[5]。《广东新语》云:“蛋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过舟。”清道光二年(1830年)[7]《阳江县志》:“婚娶率以酒相馈遗,妇子饮于洲岸,是夕两姓联舟、多至数十艇,庚唱迭和以为乐。”第11页,共11页4北部湾咸水歌的歌曲种类及表现形式4.1北部湾咸水歌的歌曲种类北海咸水歌,依据不同标准可有多种划分方法。北海查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