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0189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不仅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控制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组内合作;组际竞争 一、前言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表明,在常规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成绩,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科研技能和探究能力,从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精神与
2、人际交往能力。 二、实行小组合作学习 1.准备工作――分组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让学生建立团队意识,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相互熟悉和磨合。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之后,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自行组合挑选合作伙伴,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性别、基础知识、智力状况、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方面,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各个小组进行调整。4 为了给每个小组提供足够的交流机会,教师按照分组情况安排学生座位,方便小组成员讨论交流。这样一来建立的小组具有稳定性,避免了每节化学课上课前后、学生讨论问题和做作业的时候大规模换座位的麻
3、烦,组员讨论也可以随时进行。在实际进行中,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对分组结果进行小幅调整。 2.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 (1)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讨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避免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合作的必要性。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精心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第一,在学生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研究后出现困惑时,或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意见产生分歧时,此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交流,集思广益,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第二,在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处设置合作,促进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
4、第三,在实验课上,学生单独实验操作遇到困难时倡导学生小组协作,发挥集体智慧,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2)学习方式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难免感到生疏,不会合理利用合作的机会,所以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合作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不同,教师根据组员能力不同安排学生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从而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4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平时授课中特意创设只有小组成功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实现自我成就的目标,同时要帮助组员实现集体目标。只有通过相互配合,学习小组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5、。通过开展小组结对盟约,落实帮扶政策,在小组内部,开展分层辅导,对后进生着重拓展非智力因素,对成绩好的学生鼓励拓宽学习内容,加强自学能力,参加各类竞赛,对有特长的学生,强化特长培养。 3.评价内容及方式 要想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成绩,关键在于教师要营造能够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积极上进且乐于合作的良好环境,把握“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的原则,从而确立一种全新的评价标准。 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过程中,对分好的小组组员进行量化考评,具体考评项目及所占比例分别为:出勤情况(20%),课堂表现(30%),作业完成情况(30%)以及考试成绩(20%
6、)。评价内容包括小组活动有序度或混乱度,组员参与程度,小组汇报水平以及合作学习效果等。坚持每天小组组际间互评打分,教师审查打分结果,杜绝学生相互包庇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教师坚持每天公布各个小组的得分情况,每周对各小组得分结果进行汇总,每月根据各个小组得分情况对第一名予以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对后进小组予以鼓励。 除了日常评定,教师也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竞赛,调动学生的小组合作积极性,适当采用证书、奖状等奖励方式。 三、总结及展望4 在小组合作学习实行一年以来,学生的班级凝聚力明显提升,协作能力也有所提高,能做到相互体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7、培养了学生日后步入社会的处事能力。此外,学生的化学成绩稳步提升,许多学生表示经过一年的磨合,学习化学的热情兴趣都有了大幅提升。从化学成绩来看,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的班级。 无论是评价学习过程还是评价学习结果,是评价小组集体还是评价小组成员个人表现,都更侧重于过程和集体。面对愈来愈多的小组学习形式,如何进行科学分组,如何科学地制订学习结果评价标准,采用何种评价措施才能更积极有效地推进小组合作,怎样高效地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创新,在研究中发展,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张文周.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J
8、].上海教育科研,2000(2):15.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