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39509
大小:11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0
《导读传统经典,建构中学生的高尚人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导读传统经典,建构中学生的高尚人格 〔关键词〕传统经典;中学生;人格;离骚 现在的中学生亟需亲近传统经典,一方面,中学生们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另一方面,中学生也需要传统经典来完成他们的人格建构。基于此,语文教改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语文教师亟待在传统的经典教学中深入挖掘其文化意义。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对传统的经典作品作深度导读。下面以人教必修二中的《离骚》教学实录为例,来具体阐释我是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 【教学理念】 人格(Personality),又译为性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
2、行为模式,它体现了一个人与众不同的特点。“建构”即建设和构造,屈原的人格既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屈原一生坚持自我修养的结果。高一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课旨在通过分析屈原的人格构成要素,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高尚的人格。 【教学目标】 1.阅读《离骚》节选部分,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2.分析《离骚》的第一部分,分析屈原的人格构成因素及其关系。 3.培养学生对屈原高尚人格的敬畏爱戴之情,从而树立自我的人格建构意识。10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屈原的困境,学习屈原的高尚人格;引导学生修炼自己的人格。 【教学难点】理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屈原的
3、困境,以及屈原的选择。 【学情介绍】 时代的困境: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很多人都没有认真品读过《离骚》,屈原为什么会被人们纪念?屈原的人格中有哪些要素?对此并没有认真思考过。 人格建构:带领学生赏读《离骚》的第一部分,引导学生从《离骚》中探寻屈原人格建构的要素,引导学生思考屈原人格要素的产生环境,培养学生对伟人的爱戴之情;思考屈原的人格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从而真正理解屈原的文化意义以及屈原于中华民族的价值所在。高一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课旨在通过分析伟大诗人的人格构成要素,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高尚的人格,从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并且能像屈原一样“好
4、修以为常”。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离骚》串讲3课时,《从看屈原的人格建构》1课时。 教师准备: 在资料上: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完整《离骚》的第一部分和《涉江》全文。理解原诗,熟读《离骚》第一部分。 在情感上:教师本身喜欢《离骚》,引导学生热爱阅读,扫除畏难心理,带领学生快乐地读起来,背起来。 导入:10 师: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离骚》。2004年,一则消息把国人带入了一场讨论之中,韩国把江陵端午祭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递交了申请,国人很愤怒,说,端午节是我们的,屈原也是我们的,谁也别想抢走。确实是这样,如果我们足够优秀,能学习和继承我们的文化传统,能
5、阅读我们的典籍,那么谁也拿不走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最可怕的往往是我们自己选择了遗忘。我们现在过端午节吃粽子,可是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捧读屈原的《离骚》,去理解屈原在《离骚》中传达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从屈原的诗句中去了解一下他的人格是如何建构的,看看在座的哪些同学是他千年后的知音。 师:我自己诵读《离骚》时,每每被一些句子所打动,比如:“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未立。”一定也有哪个句子打动了你,请读出来。读出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动。 生:(轮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师:大家读得都不错,这些句子打动了你,也打动了我。请思考一下,这句诗为什么能打动你?在这句诗中你发现了屈原什么
6、样的人格特质?这节课我们的主题是“从《离骚》来看屈原的人格建构”。 生1:我喜欢的是“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用雄鹰的卓然不群来体现“众人皆醒吾独醉”的高尚人格。虽然被他人所排挤,但他依然坚持自己正义的道路,宁愿独自一人坚守正直也不愿意被他人动摇,体现了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师:(板书)你用了“卓然不群”这个词来概括,刚才你说“众人皆醒吾独醉”,是吗?10 生1:刚才激动了,说错了。应该是“众人皆醉吾独醒”。 师:没关系,说得很好。还有谁来说? 生2:我喜欢“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体现了屈原有培养优秀人才的精神,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 师:你是想说
7、屈原不但自己对国家忠诚,还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来建设国家。还有其他同学来说吗?(板书:培养人才) 生3:我喜欢“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说人生各有各的乐趣,而我最喜欢修养自己的人格,并且永远都不会改变,坚贞不渝。(板书:修养人格,坚贞不渝) 生4:我觉得他非常孤独,我喜欢的句子是“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他很清高,不愿意去向别人多解释他为什么这样做,只能“屈心而抑志”。 师:他的孤独寂寞恰恰是因为他的清高。说得特别好,还有谁发现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