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

ID:31435892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_第1页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_第2页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_第3页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随访结束后治疗有效率、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高于对照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预后较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经椎弓根植骨胸腰椎骨折  

2、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胸腰椎骨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19~67岁,平均43.26±5.32岁;交通事故伤16例、坠落伤9例、重物砸伤6例、摔伤2例;爆裂性骨折14例、压缩性骨折11例、骨折合并脱位8例。观察组男23例,女10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3±45.27岁;交通事故伤17例、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7例、摔伤1例;爆裂性骨折15例、压缩性骨折12例、骨折合并脱位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损伤节段及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具有可比价值。  1.2方法  1.2

3、.1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①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呈俯卧位、腹部悬空同时将双侧髋关节稍微弯曲;②将患者背部骨折投射部位正中位置作为手术切入口,沿着棘突将其骨膜与腰背筋膜切开,充分游离骶棘肌,将伤椎、上下邻椎椎板充分暴露在视野之下;③在C形臂X线机的监视下将患者移位的椎体进行复位,将椎体恢复至正常高度与弯曲度;④椎体成功复位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适当长度的椎弓根螺钉置入,并在伤椎上、下椎体进行分别固定;⑤确定固定成功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并放置引流管引流。  1.2.2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基础上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其中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

4、术与对照组保持一致。①根据患者CT检查的具体情况,在患者伤椎椎体终板塌陷侧椎区域作一植骨空间,并将从患者棘突咬除的自体骨粒从伤椎椎弓根通道植入植骨空间;②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椎弓根系统,恢复患者正常的脊柱弯曲,同时对患者横突、关节突及椎板区域的间隙进行植骨填充;③完成植骨操作后,清洗患者脊椎腔并给予引流管引流,逐层缝合手术切口。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2~3d的抗生素治疗,术后24h可将引流管拔除并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  1.3疗效评定4  观察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1年后进行手术疗效,分为4个等级,具体如下:①显效:患者神经根症状、脊椎移位、疼痛等体征完全消失,可正常行走,进

5、行日常的生活;②有效:患者神经根症状、脊椎移位、疼痛等体征基本消失,行走无明显阻碍,生活可自理;③缓解:患者神经根症状、脊椎移位、疼痛等体征有所改善,行走需要拐杖等的辅助,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帮助;④无效:患者神经根症状、脊椎移位、疼痛等体征有所改善,完全失去行走能力,生活不可自理。⑤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资料由SPSS19.0软件系统处理。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结束随访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6、2.2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  术前,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并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4  脊椎骨折之后通常会伴随着骨量的大量丢失,脊椎出现间隙,导致患者脊柱呈现畸形状态。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能够对患者的移位脊椎进行复位,但是由于骨量的丢失、间隙的存在,患者术后脊椎的稳定性相对较差[3]。为提高固定效果,临床上通常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植骨填补脊椎间隙,从而提高内固定的稳定性。此外,植骨材料通常选用患者的自体骨,因而骨头衔接、愈合效果也

7、相对较好[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随访结束后治疗有效率72.73%高于对照组的48.48%,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0.96±0.08高于对照组的0.83±0.10,Cobb角7.34±0.67°低于对照组的9.83±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院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5]中“观察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0.955±0.129高于对照组的0.879±0.104、Cobb角7.93±1.27°低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