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31038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现代教育家也提出"人的一生要受到三个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我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理念,立足各学院学科特色及就业现状,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全员育人为保障的全过程多途径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资源,倾情打造就业合力。 关键词:就业能力培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一、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众志成城,搭建常态化规范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1.全员动员、广泛参与,就业工作有机联动 (1
2、)领导重视,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体系 在我校以"育人为本,促进人才辈出"的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引下,各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学院就业领导小组,督导并建成了学院班主任、系支部书记、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等一体化的就业通报联动机制,把握契机,群策群力解决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瓶颈,形成了浓厚的全员参与的就业氛围。 (2)党员示范,深化就业"三个一"制度5 发挥教工党员的先进示范作用,围绕就业工作开展教授、班主任、全体教工三个层次的立体化就业指导团队。召开多场党政联席会议和本科生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就业工作研讨会,推动学生国防就业、高端就业;号召全体教工党员继续深化就业"
3、三个一"制度,每名教工党员指导一名就业困难学生,加强就业的过程指导和目标指导。 2.提前规划、互帮互助,生涯指导扎实推进 (1)积极引导,就业能力稳步提升 面向本科生群体开展:向左走&向右走--选择的智慧主题讲座;与教授对话--教授工作日活动启动;与班主任对话--师生座谈会活动;"群英会谈"--研、本学生座谈会;锻炼表达--挑战主持人大赛;"对话明天,点亮人生"--院友访谈主题教育活动。面向研究生群体开展:职业论坛之"职场早知道";职业论坛之"闪亮就业之路";模拟招聘会--"职场全体验"。推进了对学生的生涯指导工作,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学生主体,互帮互助主动就业 就业不能单靠
4、学生个人。就业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团体作用,形成学生自我服务的就业团队。每周一期的就业心得集锦、每日一期的就业简报、每天多条就业讯息发布也帮助年级学生及时了解到校内外各类就业讯息,引导学生自发总结和思考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交流就业心得,提升就业能力。 3.搭建平台、分类指导,人职匹配深谋发展 从普惠式生涯教育、协助式生涯辅导、自助式生涯服务、个性化生涯培训四个层次搭建了全程化多路径的生涯辅导体系。为健全培优育人机制,拓宽职业生涯指导模式,需要不断提升就业指导活动质量,结合学生发展诉求,多管齐下,分层次,有重点,全力推进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高效开展。5 4.巩固学风,关注学困,促进升学
5、提升就业 学分绩点的高低对学生是否能到理想的单位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投入大量精力关注招聘的同时,我们尤其注重学院学风的巩固,特别是动员一批有能力的同学读研再深造,提升就业层次。各学院领导特别召开了考研动员会,在考研宿舍布局及其他环境等方面为该群体做了充分的考虑与支持。安排学生联系人定期汇报学生的考研状态,不断鼓励坚定信心。为毕业生的升学率提供了保证。 二、发挥社会教育的联动作用,多管齐下,加强多元化多路径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1.校友合作,开拓就业渠道 学校积极挖掘外部校友力量,梳理校友信息,加强校友联系,健全校友网络。邀请杰出院友来校开设讲坛,设立奖助学金、召开专场招聘会,拓宽学
6、生就业渠道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榜样魅力,树立鸿鹄之志。 2.院企合作,增添就业合力 学校老师利用暑期时间带领学生参加企业走访活动,探寻校企合作机遇,积极争取更多的就业资源,探索更高效、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增添就业合力。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同心同力,发挥普惠式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保障作用5 通过就业意向调研,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确信自身已具备明确的个人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但在实际求职环节,学生比公司声誉、比薪酬待遇、比工作岗位、比就业地域的盲目行为屡屡发生。在职业定位教育上,部分家庭未能发挥理性引导作用,不切实际地希望子女回原籍工作、继续深造、找高薪职业等影响了学生的自我定位和择
7、业观,阻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在新时代的就业工作中,家庭因素对于学生去向的选择影响比重原来越大。很多学生对满意工作的定位为"钱多事少离家近",许多学生家长也都盲目的要求孩子回到原籍工作。基于此类现象,如何做到既能发挥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又能避免学生"啃老"、如何做到既能让学生充分利用家庭资源顺利就业,又能避免因家庭所在地的原因束缚了学生自身的发展是我院长期以来一直不断探索解决的问题。因此,以事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