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转变摭谈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转变摭谈

ID:31416597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转变摭谈_第1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转变摭谈_第2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转变摭谈_第3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转变摭谈_第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转变摭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转变摭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学习方式转变摭谈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54-02  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跨越时空的知识平台以及平等多向的交互方式,它的引入促使我们创立新型的教学关系,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已成为我们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独立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真正实

2、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一种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6信息技术正是由于通过采用超文本结构,使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状结构,具有信息大容量储存的特点,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最新的知识和学习信息,

3、并能提供友好、多向、交流便捷、资源共享的交互式教育环境,这种环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和空间--自主学习环境。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为实现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案例1:信息技术要成为学生的数学认知工具  下面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几何问题"为例,布置学生做预习作业。  (1)在天空中,飞机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在大海里,轮船怎样航行。  (2)笛卡尔是谁,他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是什么?  (3)解析几何的分类  诸如此类的数学

4、认知过程,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前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爱好查阅资料,甚至将这些内容分享到微博中,这都是符合现代学生的行为与心理的做法。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老师根据课堂需要,吸收学生已知的内容引入新课。  案例2:图像的变换  图像的平移变换、翻折变换等知识点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亲身体验,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的知识会掌握的更加牢固。  先提出问题:  (1)函数y=f(x)的图像与函数y=f(x+a)、y=f(x)+b、y=f(

5、x

6、)、y=

7、f(x)

8、6的图像之间关系如何?(2)a,

9、b及绝对值对图像有什么影响?试用计算机探究。先将y=f(x)具体化,用计算机(几何画板软件)大量作图探究在同一坐标系中依次作出y=f(x)与y=f(x+1)、y=f(x)与y=f(x-1)、y=f(x)与y=f(x)+1、y=f(x)与y=f(x)-1、y=f(x)与y=f(

10、x

11、)、y=f(x)与y=

12、f(x)

13、的图像。多次尝试后有了感性认识,再分组讨论、分析;然后小组交流,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得出规律,解答问题。再顺势让学生思考y=(x)与y=f(x+a)+b、y=f(kx)、y=kf(x)的图像关系,y=f(x

14、)与y=f(-x)、y=-f(x)、y=-f(-x)的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经历了数学的构建过程和数学经验的积累过程,更深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包括学习数学的成功经验)。这种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中,信息技术更多地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实验探究式和课题探究式.  (1)实验探究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学实验室",对某一数学问题或现象,主动探索,通过实验研究构建新知识。这个实验过程,实际上是

15、重现知识的发现、发展过程。其中还包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和让学生"再发明,再创造"的方法。学生也能体验到前人探索数学规律时所体验的创造情感。现代信息技术的"动感显示"、"绘图功能"可以使数学的"思维过程"视觉化,提高数学思维实验的可视程度,从而为数学发现和理性升华提供了必要的感性准备,自然更易于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例:在椭圆的性质(二)一节课的开始,教师首先让学生用几何画板进行下面的数学实验:B是半径为r的圆A内一点,C是圆上一动点,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与直径CD的交点为P,求点P的轨迹。6  全班学生在用T

16、I92-plus进行操作过程中发现所做出的轨迹--椭圆的形状(即扁平程度)各不相同,还有的同学通过观察发现,拖动点B在圆内运动会使所得轨迹――椭圆形状发生变化。这短短的几分钟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同学们很快进入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中。这时教师提问"是什么因素影响着椭圆的扁平程度?"学生分别拖动B点和C点运动发现a和c都对扁平程度有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