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走出丛林的路

寻找走出丛林的路

ID:31401609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寻找走出丛林的路_第1页
寻找走出丛林的路_第2页
寻找走出丛林的路_第3页
寻找走出丛林的路_第4页
寻找走出丛林的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寻找走出丛林的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寻找走出丛林的路  〔关键词〕生涯教育课程;实践;高中生  一、高中学段生涯教育课程特点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关于个体生涯发展的理论已经经历了三个浪潮――实证/客观主义、新实证/后客观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生涯发展理论。关于生涯教育,杨忠建等学者认为从小学阶段就应该开展,如果对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开展生涯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教育同样很重要,因为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发展和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生涯探索和成为社会人的准备期。当前文理分科的高考模式下,其实就已经在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生涯规划能力,毕竟文理分科

2、关系到高考专业的选择,专业的选择又很大程度限定了今后职业的发展方向;而随着高考模式改革,广东省将实行“6选3”的高考模式,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决策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6  根据生涯大师Super对个体职业生涯阶段的划分,高中生恰好处于生涯发展的探索期(15~24岁),理论上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活动和平台去探索、发现适合自己的方向。鉴于当前高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以备战高考,且学生的自由时间不像其他学段那样有弹性,所以,部分专家认为个体导向的生涯辅导概念比较符合高中学段的现状,即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

3、、气质等自我特征,了解与自我特征相关的专业和职业,形成自我概念和职业概念。因此,在现阶段高中生涯教育课程应用中,实证/客观主义理论应用得相对较多,尤其是霍兰德职业选择人格类型理论(PersonalityTypeTheory)。  我校开展生涯教育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主要由心理教师主导,其他学科教师会根据个人兴趣、经历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最初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也是相对零散地开展的。近几年来,我们以“生涯发展规划5+1心育模式”作为我校心理工作的特色开展了系统化的生涯教育工作,其中,在“5”个方面的资源(校园文化、实践体验、系统化课程、导师/朋辈

4、引导以及全员参与)的支持下,课程无疑是一个主要的教育阵地。  二、当前课程体验  当前,我们的生涯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两个板块:自我探索和自我管理。自我探索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决策风格等;自我管理部分帮助学生提升人际交往、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归因风格等方面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第一步兴趣探索就遭遇到了困境。  在个人兴趣探索中,我们仍然以霍兰德职业选择人格类型理论为支撑。尽管这个理论目前被认为存在诸多弊端:它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关注的是职业选择而不是职业发展;它是静态的,忽视了个性随时间、环境变化的可能性……但是在执行过程

5、中,它仍然具备一定优势。  第一,它有一系列著名而且简单的评估工具,如自我探索量表(Self-DirectedSearch,SDS)和职业倾向量表(VocationalPreference6Inventory,VPI),其中SDS在1996年就有本土化的编制,且因素建构清晰,信效度良好。  第二,测验可以给出标准化的解释报告,可以促使学生反观自身,梳理过往支持或不支持测验结果的生活经验。  第三,它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载体,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提供途径。尽管为了避免陷入静态的、固化的测评认识之中,我们在针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时候会反复强调“当前状态”“

6、变化发展”“动态开放”的观念意识;为了避免对测评结果解释流于表面,我们会增加一个课时从一致性、区分性、兴趣能力不一致的冲突等角度来帮助学生理性看待自己的测验结果。然而,这种方式在帮助部分学生探索到兴趣方向的同时,也常常引起其他部分同学――当前兴趣方向不明确的同学――的焦虑情绪,因为这样的课程一方面强化了目标方向的重要性,同时也就放大了当前目标缺失/不明朗的失落感。兴趣不明朗(可能是兴趣类型广泛的同学也可能是兴趣类型狭窄的同学),让这部分同学感觉身处错综复杂的丛林之中,不知道自己的脚该迈向哪个方向。  除了兴趣,接下来的课程,性格、能力、决策风格、归因风格等等,都

7、容易产生这样的困境,学生可能学习到了关于这些内容的知识,也引发了对生涯规划过程中对这些因素的考虑,甚至有效地帮助了学生了解、评估了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但是,然后呢?这些都是静悄悄的陈述性的知识,它不能带领学生找到走出丛林的路。哪怕我们再三反复强调“勇于尝试”“变化发展”6,就像许多心理课程在最后会给出一些参考措施一样,没有具体的和操作性的指导和实践经历,并不足以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的生涯规划技能。  三、关于课程改进的思考  怎样才能避免陷入这样的困境呢?2015年,美国年度教师奖获得者莎娜?皮普尔斯给了我启示,她践行的教育理念是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找到走出丛林的

8、道路,成为自己的英雄。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