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体现:对“他者”负责

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体现:对“他者”负责

ID:31396260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体现:对“他者”负责_第1页
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体现:对“他者”负责_第2页
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体现:对“他者”负责_第3页
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体现:对“他者”负责_第4页
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体现:对“他者”负责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体现:对“他者”负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体现:对“他者”负责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日益成为促进学生发展、进行课程开发和自主学习的主体,然而在德育中这种主体意识的提升却有将道德教育权威化的趋势,教师在德育中的主体性仅表现为拥有权威的价值观和对学生同一化的价值观教育。列维纳斯“他者”伦理思想则为教师主体性的体现提供了新的路径,即教师主体性的体现不是自我赋予的过程,而是表现在对学生的负责中。“他者”伦理思想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伦理的相遇”,鼓励教师走向学生,与学生相遇、对学生回应和负责。  关键词道德主体性“他者”责任伦理  

2、“负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应有之义,是促使教师拓宽职业道路、培养职业情感的必由之路。然而这一种“负责”是教师的一种“忘我”的负责还是“有我”的负责?是一种在对学生的负责中隐匿自我、退居幕后还是一种把握主导、引领价值的先行者?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主体意识的提升,使得教师越来越能够发挥主体权利,使得“有我”的教师有演变成教育视野中“无他”的危险境地。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则为教师主体性的体现提供了一种来自“他者”的主体性证明,即教师的道德主体性不是自我的赋予,而是真切地来自于对“他者”的负责。  一、教师道德主

3、体性的“虚假繁荣”8  教师作为传道者,秉承着社会的优秀文化与主流价值观,在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时发挥着道德教育的主体作用。然而当代道德教育中不乏一种权威式的道德主体的存在,道德培养缺乏教师的能动性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性建构,表现出一种道德权威下的教师独白。教师发挥的不是主体性,而是主观性、独断性,教师在主体性的光环下失去了对学生道德选择的关怀、对多元价值观的解释和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思考。  1.道德权威的化身  教师成为道德的权威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的道德权威表现为教师的单边性独白、道德价

4、值的单一预设、忽视多元文化等方面。其中,对道德价值的预设行为明显带有独裁性质。讲解道德故事时,道德故事内在存在着两种或多种价值的对立,当教师作为拥有道德话语权的主体,强调一种道德取向时也同时隐藏了与之相冲突的道德取向,把道德故事背后存在的价值取向绝对化。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取向是懂得谦让与孝敬长辈、尊敬兄长,但隐藏的还有关于个人权利、私利的价值观。教师急于将后一种价值观藏匿起来,恐惧后者对于前者价值观的冲击。那末,每每希望传达一种价值观,便是精心设计陷阱的开始。教师通过循循善诱,使学生掉

5、入预先设好的陷阱才算是获得了成功。而学生一旦没有落入教师的“陷阱”,则被认为是道德教育的不成功或是缺乏对学生进一步的指导。这样便是根据预设好的标准的价值取向,否定或不顾异己的声音。教师在这种霸权下实施的道德教育是迎合固定道德价值取向的结果,这样的道德教育实则令人惋惜,给予学生回答的权利却又害怕威胁教师权威,这样只能加速权利向教师主体倾斜。  2.师生关系  自古希腊的普罗泰格拉将人作为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8认识你自己”之后,主体性哲学就开始笼罩在西方哲学的上空。目前师生的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主体间

6、性的关系都是主体性哲学的范畴。师生的双主体关系与师生的主体间性关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主客二分,二元对立,追求同一……在这种师生关系中,虽然也寻求交往、对话和沟通,但这种交往、对话和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对方,同化对方,最终更好地‘消灭’对方”[1]。建立在主体性哲学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使得双方特别是教师有自我为“第一性”的优越感,教师被长久地禁锢在自我的深渊中,对话与沟通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对话与沟通达成与自我的同一,这只会使得教师越来越成为独裁者。  二、“他者”――消解道德主体权威  最早将“他者”

7、引入哲学的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对于“同一”与“他者”的描述似乎从源头上规定了“他者”的命运:造物者取来三种元素,同、异、存在,把三者混合起来,他强行使同和异结合起来,尽管异的本性拒绝这种结合[2]。“同”与“异”是通过何种方式结合起来无从得知,也不知能够强制他们结合起来的物质或力量是什么,但可以知道的是“异”是需要被“同一”的。后来胡塞尔、德里达、海德格尔等都对“他者”问题有过相关研究,列维纳斯是在揭示了西方哲学“唯我”性的基础上批判长期以来“他者”的被同化和被压制,列维纳斯希望在占有和同一的泥潭中

8、拉“他者”一把,使“他者”从奴役中看到曙光。  1.自我的同一性  “除自我以外的一切都源出于自我,为了自我并为自我所决定……在对总体性和同一性的追求中遗忘了他者。”8[3]可以看出,列维纳斯认为这种主体是一种排除异己、压制他者的自我主体。可以说,作为人类,不管他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群体的一部分,都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保持一种自我中心态度。可以从柏拉图的描述中看出“他者”即“异”的命运一开始在造物者那里就被当作是需要与“同一”结合的,尽管他意识到“他者”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