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577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对信息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信息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解决诸多学生难以单独完成的任务,并在小组合作中巩固了知识,完成了学习的升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尽管小组合作学习具有诸多优势,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堂纪律有待加强、滥竽充数现象严重等,需要采取措施,完善教学目标、优化问题设计、加强教师参与等,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
2、[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30109 小组合作学习在很多课程中都有所体现,是当前公认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信息课堂,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带来诸多有益之处,对课堂教学的推进有重要意义。对小组合作教学的理论,前辈诸家已有深入的研究,但在实践操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的问题,阻碍教学的发展,需要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本文旨在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提高信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效率进行策略性思考,以期对日后的信息技术课堂
3、教学提供有益的启发。4 一、信息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符合新课标发展理念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获得学习的乐趣。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对知识进行巩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促使学生大胆地表达自我。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中会涉及诸多实践部分需要学生独立操作,其中不乏难以独立操作完成的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现实意义。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有诸多优势,但当前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一定的劣势,严重阻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4、进度。笔者对此加以总结,做出如下整理。 其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由于家庭物质条件或家长教育理念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小组合作学习中会出现程度好的学生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自卑或者破罐破摔等现象,不利于整体的进步。 其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纪律相对散漫,经常会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表现在不主动承担小组任务,每组最终任务的完成都由成绩较好的学生操作,一些组员混迹其中,甚至会讨论一些无关课堂的内容。 其三,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将课堂完全教给学生,本来信息技术在中小
5、学课程体系安排中比较少,这样的安排往往会导致师生交流的时间变得更少,对学生的长久学习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对信息课堂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性思考 1.加强教师对课堂的管理4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对课堂有足够的宏观把握,尤其是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并非是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因为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会趁机进行一些与课堂无关的活动,不认真操作,这些行为不仅会使学生学不好知识,也会影响到周围同学的学习,教师维持纪律是课堂的有效保证。 2.在分层的基础上分组 小组合作教学的分组不能盲目进行,需要基于对全体学生的了解来开展,教师要
6、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科学分组,才能达到小组学习共赢的目的。所谓的分层实际上是小组学习的高级形态,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加以分组,为每个小组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等,当前信息技术的课堂分组往往具有随机性的特点,会导致学生群体分布不均的现象产生。 3.教师参与合作学习中 采取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便可置身事外,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合作,在新课改的要求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要关注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沟通。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要将自身置于其中,不断了解学生动态,在学生
7、讨论遇到瓶颈时加以点拨,进行指导,或者仅仅是给予学生鼓励,这样既能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也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4.细化小组分工4 在合作学习中,充分细化小组每位成员的分工,使每位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分工的细化主要得益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方面,在制订合作探究的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问题的探究性与可拆解性,并明确要求学生进行分工,将分工内容报备上来,成为学生参与的重要保证。 事实证明,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可操作性与值得操作性,在教学中仍然具备较强的生命力,但在操作中,需要教师更加细化对课堂的管理,以达到更好的教学
8、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也可以尝试将教学结果进一步细化,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课后,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将大量的课后时间作为学生的实践时间。 (责任编辑斯陌)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