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521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天工开物 巧思生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天工开物巧思生智 所谓思维习惯,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自觉性、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劳动技术(以下简称“劳技”)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习惯直接决定着他们认知水平的发展层次和对劳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的广度和深度。如果教师的劳技教学从一开始就重视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就会使课堂变得充实而高效。如何在劳技教学过程中养成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呢? 一、“激发兴趣吸引”与“留足时间思考”并施,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 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悟性,但更需要巧妙地引导和启发,点拨得当可使学生茅塞顿开或触类旁通。由于思维是能动的,所以教师必须调动学生,既
2、要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又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尽可能地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促进思维的发展。 1.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原发思维 巧妙的问题情境创设,能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和积累,诱导学生的原发思维。问题是思维的发源地,没有问题就不会引起思考。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所研究的问题上来。通过巧妙的问题情境创设,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习惯,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实用结”4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了一瓶矿泉水和一根线绳,并向学生出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同学们,你们会用什
3、么方法快速地拎起摆在课桌上的这瓶550毫升的矿泉水呢?”运用这么一个简单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随后学生积极地回答。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你们能否利用一根线绳,将一瓶矿泉水拎起来呢?”学生间引发了激烈讨论,接着利用桌上的材料试着动手实践,印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可见,有了问题就有了思维活动,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问题,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前提。 再如教学“六桶吊索结”一课时,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刚才利用一根绳线捆住6瓶水,拎起来一会儿就容易散掉呢?”这个问题一出,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论学习基础如何,都能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
4、这样,通过情境设置疑问,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继而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时也就会产生内在的快乐。 2.留足时间思考,孕育学生的原发思维 要想让学生充分思考,势必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而要使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准确把握重难点,力求课堂上的每一次示意,对学生的思维都起到启示助推作用。 如在教学“印章镌刻”一课中,教师先播放一长段关于“印章镌刻”全过程的视频,并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镌刻过程有哪些步骤?你们觉得最难的是哪一步,为什么?镌刻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4当时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和思考,就让学生
5、起来总结,效果不太理想。教师为了赶快进入下一制作环节,就快速出示三个问题的答案,然后让学生实践操作。结果在练习镌刻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错误很多,哪怕给予及时纠正,最后的成品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每个教学环节切换得不可太快,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速度,要让学生细看和思考,这样才能有利于推动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形成。 二、“提供结构性材料”与“合作交流探究”齐下,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材料引起活动,活动发展思维”,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自主探究材料,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水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明显效果。 1.提供结构性材料,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使用实
6、验材料特别是结构性材料,能引导学生走上认知、探究、发展之路,能清楚地揭示学生探究的思路和探究的方法,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让学生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去了解事物。 例如教学“衍纸贺卡的制作”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了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尺寸的衍纸条、模板、衍纸笔、卡纸、乳胶、剪刀等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亲历探究活动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学生根据有结构的材料动脑设计衍纸的基础造型,用衍纸条反复动手卷制不同样式的造型,并且根据衍纸造型的不同来合理布局摆放在贺卡上的位置,这样就能利用衍纸来美化装饰贺卡了。 这里的“材料”4尽管看上去数量、颜色、尺寸上多了、杂了,
7、却改变了学生跟着教师走的机械思维状态,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众多有结构的材料中灵活选用,按照各自小组利用衍纸的基础造型对贺卡的装饰展开设计。这个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等科学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得到不断拓展。 2.合作交流探究,锻炼思维的严密性 所谓思维的严密性是指对思维对象全面、深刻、完整的思考。关注和强化学生思维发展,使其对问题的思考更加严密,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思维模式。 笔者主张动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