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之我见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之我见

ID:31394464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之我见_第1页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之我见_第2页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之我见_第3页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之我见_第4页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之我见  [摘要]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应设法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形成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兴趣探索小学数学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1-04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学生应当要有足够的实践空间去经历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过程。

2、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探索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任何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时获得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设法激发他们探索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对学生说:“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那么你们能解决‘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cm,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这个问题吗?”这时,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起来

3、。但三年级学生刚学会求周长,上面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还比较难。看着学生一筹莫展,我提示他们自己动手画一画、摆一摆。不一会儿,有学生说道:“老师,我通过列表找到答案了。”我立刻让这位学生进行展示(如下表)。他根据“长是宽的2倍”这个条件,一步步试探并列举出来,得到答案是长16厘米,宽8厘米。    我继续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老师,我用小棒摆出来了。”于是我让他上台演示操作过程。他在视频展示台上摆出了如图1所示的长方形。他解释道:“用6根长度相等的小棒摆成长方形,长用2根,宽用1根,那么长是宽的2倍。它一共由6部分组成,当它的周长是48cm时

4、,48÷6=8(cm),即宽为8cm,所以长为8×2=16(cm)。我心中不禁为他的创造力叫好。    我没有直接评价这两种方法,而是问:“如果把题目中的‘长是宽的2倍’改为‘长是宽的3倍’,你们还会吗?”这次,全班学生都举手了。这说明学生都学会了用小棒的“形”表示出题目中的“数”,学会了方法的迁移。这道题目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虽然也能解决,但操作起来机械又繁琐,迁移性不强,不如摆小棒这个方法简单实用。  教师的追问,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最终解决问题,掌握解题技巧。  二、提供探索材料5  1.教师提供材料  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素

5、材,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探索条件。    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为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我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根吸管,让他们把这根吸管折两次,折成三段后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问道:“你一定能一次就围成三角形吗?”学生都回答能,还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然而,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成功围出了三角形,有的学生却失败了,出现了这样如图2、3所示的情况。这时,我说道:“你们再试试看能不能围起来。”随后,他们试着把原来较短的边放长了些,或者把较长的边改短,有的终于成功围成了三角形,有的还不行,却一个劲地继续探索。就在将一根吸管围成三角形的探索中,学生感悟到:原来并不是任意的三条线

6、段都能围成三角形。这样的探索结果,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怎样的三条线段才能能围成三角形的欲望,学习的兴致高涨。  又如,教学“认识分数”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大小一样的圆纸片,让他们试着折一折,涂色表示出不同的几分之一。学生纷纷动手,涂出了1/2、1/4、1/8、1/16。我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说:“你能把这些分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并说说你的发现。”学生很快回答:“分子是1,分母越大的分数反而越小。”  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为学生多提供这样的探索材料,让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他们一定能发现规律、掌握技能,从而受益终生。  2.学生自备材料5  数学来源于生活,

7、生活中的许多材料都可以让学生用来学习数学。在教学三年级“年、月、日”时,我事先让学生搜集家里的挂历、台历等,并让他们在课堂上发言,说说自己在搜集这些材料时的发现,如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尽相同,一年有52个星期,等等。学生在自主观察和合作交流中初步认识了年、月、日。我趁机讲授大月、小月等知识点,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便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平年和闰年”前,我让学生在网上下载“万年历”软件,将月份定在2月,按一定顺序观察部分年份2月的天数。学生发现,通常每四个连续的年份中,有3个平年和1个闰年;一般将公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这一年便是闰年,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