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让小学课堂更精彩

多元评价让小学课堂更精彩

ID:3139265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上传者:U-9946
多元评价让小学课堂更精彩_第1页
多元评价让小学课堂更精彩_第2页
多元评价让小学课堂更精彩_第3页
多元评价让小学课堂更精彩_第4页
资源描述:

《多元评价让小学课堂更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多元评价让小学课堂更精彩  新课程强调多元评价、实践研究。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把评价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以提升教师的评价能力,改善教师的评价行为,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指导功能,使评价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下面从关注评价主客体这个维度,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来谈一谈我在评价行为方面的探索与体会。  一、教师评价  教学《渔歌子》这首诗,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平常下了雨,人们都是急着往家赶,可文中为什么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呢?  仔细一想,作者的行为太不合常理。可自己在备课中,未预设到这个问题。我决定让学生去探寻问题的答案。  有学生回答:“依我看,他是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住了。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风景优美!”  “有道理!如此的美景,还怕这点儿小雨?”我称赞。  “我不同意!”又一学生站了起来,“‘桃花流水鳜鱼肥’,这说明,渔翁是想吃那鲜美的鳜鱼呢!想吃鱼,他就不怕下雨。”  我点头说:“理由充分。”  “我还有不同的想法,说不定作者本身就很喜欢钓鱼。不在乎下不下雨。”  ……4   分析:  诗的魅力,就在于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所以,在古诗教学中要让学生的心灵直抵作者的内心世界,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和谐相融,而这种追寻的过程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前预设是很难完成的,它还要借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对策:  课堂上,学生有许多精彩的发言,有时教学机智不够,只是重复了学生的回答,未加以点拨。在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吝惜赞扬之词,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评价。须知,学生与教师原有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对待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读、独到的想法,教师应该给予出自内心的赞赏,这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  二、学生评价  在我执教的课题研讨课《螳螂捕蝉》一课时,一个学生朗读了《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我让学生评价她的朗读,一学生一口气说了好多个成语,但未必都恰当。当时我反应不过来了,只是说:“你真会评价。”课后细细回想,其实,这些词并不都恰当,可以这样引导:“你听得很认真,一下子用了这么多称赞的词语,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比较有感情,不过他的朗读还不能称得上跌宕起伏,这个词一般用在旋律高低起伏方面。”  分析:  上述案例中,学生把评价狭隘地等同于表扬,认为评价就是一味叫好。还有很多教师,赞赏性的语言已经不自觉地成为评价的口头禅。不管学生问题回答得正确与否,一概是“很好”“你真聪明”,或者顾左右而言他:4 “你的回答真响亮!”“你的声音真好听!”久而久之,学生的评价也跟着教师叫好。  对策:  1.表扬要有效、有度,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  所谓“有效”,就是表扬要适得其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表扬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所谓“有度”,就是要掌握表扬的分寸,不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  2.评价要准确,恰如其分  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非常频繁,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还应该注意的是,学生评价时不是面对教师,而是应对着被评价的同学,用第二人称“你”,因为学生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主体。  三、自我评价  学习《负荆请罪》一课后,我们准备表演课本剧。表演汇报时,学生对内容关注得比较多。不过在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小组活动开展得很生动。我就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经验。他说:“我们小组,有的负责说,有的负责写,还有的指导加上一些动作,并找了根木棒当荆条。我们都觉得这样特别有感觉。”听了他们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我及时地给予了鼓励,并号召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  分析:4   课堂评价关注知识与技能多,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关注不够。从教师的评价语言不难看出,教师的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过程、合作意识、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比较欠缺,尤其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不够重视。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策:  评价要关注全程,关注全面。所谓“关注全程”,就是关注学习的全过程。新的评价理念认为,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所谓“关注全面”,就是课堂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不能择其一而忽略其余。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随着我校课题的深入研究,课堂评价也一定会变得更加完善、具体,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的驱动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也一定向着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编辑韩晓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