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中庸之道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ID:31392528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中庸之道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中庸之道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中庸之道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中庸之道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中庸之道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庸之道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庸之道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面对13~15岁的青少年自我、自尊等心理特征,秉行中庸之道,“教”与“学”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不偏激,不走极端,不浮躁冒进,“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使初中语文的人文性得到充分体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智慧。  关键词:中庸之道;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语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公开课的必备模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时尚。诚然,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教育体制改革、学生心理特质、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课堂模式,但有些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2、时流于形式,出现了一些弊端。如:  1.小组讨论取代独立思考  在初中语文课堂改革中,一些教师顺应改革的潮流,在课堂中提出一个问题必定设置小组讨论这样的环节,然而效果适得其反。如《孔乙己》一课,老师提问:孔乙己从哪里来?当老师话音刚落,小组已自发讨论,事后小组派发言人发言,条理清晰。老师追问:“组员还有补充吗?”补充的往往是其他组的发言人,本组其他成员沉默的居多。听课时我们就发现,在讨论这一环节,发表观点的并不是所有成员,每组均有一到两位成员处于“倾听”状态。由小组中无人补充发言人的现象可见,发言人的观点要么是一家之言,在小组中具有“权威性”6,要么是组员并未参与到活动

3、中,思考处于“停滞”状态。  老师提问后的自发讨论,看上去已是一种学习习惯,殊不知这种习惯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和创新意识。讨论不等同于“合作”,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也不是为了合作而讨论。我们的课堂应是为了学习的需要而合作讨论。课堂上的热闹却寂寞了一颗颗少年的心,这值得我们教者去反思,怎样的讨论是适宜而又恰当的。  2.讨论无意义,无价值  说起小组合作学习,好像必须要有讨论这一环节。如果没有了讨论,仿佛就不是合作。但有时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如《我的老师》一课,老师请小组讨论交流:“生活中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小组交流不亦乐乎。每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讨论交流毫无意义。此时此刻,学生需要的是安静的氛围,让自己的思绪沉浸在回忆里,追忆自己与喜欢的老师的点滴生活。由于教者的课前准备不充分,对采用小组学习策略准备不足,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小组讨论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摆设,使得讨论无意义、无价值。  3.组员社会地位未能得到改变6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别于其他学习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它让每个成员都学会思考、倾听、合作、探究。但说到小组合作学习,人们常常想到的就是学生座位发生变化,让几个人一组围成一圈。当老师提问后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举手的永远是小组的发言人,代

5、表小组发言的永远是小组的核心人物。小组其他人员变成了课堂中的陪衬、看客。如有一堂公开课《台阶》,老师问:文中的父亲为何在建起高台阶的新屋后会不自在?理想的实现本应让人欣喜,可文中的父亲却让我们感到失落,他又为什么失落?提问后小组讨论。结果每个小组的发言人举手,老师选择其中的几位回答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确有难度,有些学生回答也的确有困难。但当老师又问:哪个小组派代表将文中体现父亲形象的文字读一读?结果各小组中派的代表还是那些发言人。这样的课堂不免让人产生疑惑:难道课堂仅是为培养精英服务的吗?难道学习不好的学生没有语言表达的需要吗?  第二种情况是当老师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后,

6、小组讨论达到高潮,老师大声喊“停”,无人关注。有些老师迫于无奈,用书本大力拍打讲台以引起学生注意。于是教室里举手的是黑压压一片,老师难以取舍,又不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会拖课,完成不了课堂任务。  这两种情况都未能很好地让学生学会思考、倾听、合作、探究,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专注和热情过度与未及,都是不宜的。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作用,我认为应开展符合学情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贯穿其中,使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能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智慧。有人认为,“中庸之道”是

7、文化糟粕,中国人有很多缺点,如普遍缺乏创新精神,不思进取,不敢冒险,因循守旧,生怕枪打出头鸟,生怕出头的椽子先烂。其实,诸如此类缺点,很多是制度文化或现实体制造成的,与儒家“中庸之道”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所谓的6“中庸”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中正”“中和”的意思,是说人生行事,应该把握一个“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不偏激,不走极端,不浮躁冒进。简而言之,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我们的语文课需要的就是“中庸之道”,这样才能避免它成为政治课、历史课或其他类型  的课。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语文教师面对的是13~15岁的学生,这个年龄层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