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156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处理“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机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处理“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机智 摘要: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今天,孩子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和关注都很大,个体差异也很大。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 关键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层次化;最优化 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学生也是一样。我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学生的素质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的性格不同,志趣爱好也不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孩子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特点。 现实生活中,后进生、偏科生、学困生
2、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事实,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今天,孩子受社会和家庭影响很大,个体差异大,要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必须以人为本,用爱心教育调节学生,使优生全面发展,后进生全面转化。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我的主要做法是“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学手段最优化。” 一、提问有层次性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问题不仅要问在点子上、问在着急处、提得明白准确,而且还要因教学内容、因学生实际而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都能回答问题。4 1.设计全体学生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如什么叫质数、合数?乘法分配
3、律的字母公式怎样表示?当然更主要的是设计同一问题,让学生得出不同程度的回答。如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并指出没记清楚的可以翻书(实际指成绩中下游学生),中上等生当然能熟练地回答。又如,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这类问题,既是学生对这堂课知识的回顾、总结,起了巩固知识的作用,又能调动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哪怕中下等生也会思考、能回答其中的一二,当然中上等生就要求能完整地回答。 2.设计中下等生回答的问题。在新授课中的复习铺垫部分和练习课中的问题多适宜中下等生回答。如应用教学中的找出已知和问题:这题直接告诉我们哪几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当然对于有一
4、定难度,但通过教师启发就能回答的问题就让他们回答,并适时予以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设计中上等生回答的问题。要设计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后才能判断、推理的问题,让中上等生回答,可发展他们的思维,如:你能找出其中的奥秘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练习有层次性 课堂练习要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4 1.同一练习不同要求。课本上的习题(思考题除外)都是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的,做这类题时中上等生没困难,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些题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巡视发现并予以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又如,一题多解的题
5、,中下等生能用一种方法解决就应肯定,中上等生的解法就要多且巧。 2.练习数量不同要求。在课堂练习中,教师要有意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题目,以满足中上等生的求知欲。对于中下等生就只要完成基本题。如学习了多位数的读法后,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用3个7和4个零,分别组成一个零都不读、只读一个零、只读出两个零的七位数。 三、指导要有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末,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
6、别指导。 1.对于优生要多引导他们做一些思维难度大的题目。如课本中的思考题,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参加数学活动课、兴趣小组,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数学能力,还可在数学活动课上给他们介绍我国数学方面的成就,给他们讲数学家的故事,激励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数学,为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打好基础。 2.对于中等生要指导他们去做稍有难度的题目,使其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励兴趣,争取进步。 3.学困生缺乏自信心,知识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学困生的指导要全面、要有耐心,要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指导。如指导回答问题既补授了知识,引导学生准确地、有条理地进行
7、了表述,又训练了表达力。通过指导解题,在补授知识的同时也教给了学生思考方法,逐步使他们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4 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就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既重视培优又不忘转差,更要扶持中间力量,从而实现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教师来说,既要看到差异,更要重视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因此,教学时,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照顾到他们的差异。教师要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班级授课制
8、集体性的优点,同时又以个别施教作为集体教学的必要补充,面向全体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