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1405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以“变”应对“万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变”应对“万变” 一、转变教师传统思想,由“勤奋工作型”向“专业型”转变 当前,大部分教师只是立足于本职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育理论知识贫乏,接受新型教学理念滞后。广大教师由“勤奋工作型”向“学习创新型”转变,学校才能长足发展。 1.转变教师是“教书匠”的观念,成为创新型教师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能够把书本知识讲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2.教师要转变“一次性教育”的观念,成为终身学习者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牢记“终身学
2、习是现代社会适者生存的必然”。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改革与实践,从学生发展的高度和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多读书,进行长期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做学者型教师。工作中要积极反思,总结得失,找出成长的方向,做反思型教师。 3.转变“经验型教师”观念,成为“科研型教师”4 教学与教研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两项工作,但是它们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教研具有强大的综合功能,它能确保教师的精力和智力准确、恰当、高效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教研意识是一种寻求问题和不断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积极倾向。科研型
3、教师突出地表现在具有较强的教研意识,对于同样的教育现象,别人可能会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科研型教师却会从中发现问题,做出精彩文章。 二、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师德素养,由“平凡型”向“楷模型”转变 教师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职业道德,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师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培养师德高尚的教师。学校应该切实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武装教师的头脑。加强教师理想信念和敬业精神教育。培养广大教师的勤学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要求教师争做文明礼貌、为人师表、甘为人梯的榜样。在教
4、职工中将《教育规划纲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办公制度》等规章制度深入人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邀请优秀教师和模范教师介绍经验,开展人生观、价值观讨论,形成一种“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思路,采取措施,积极推进校本培训,由“劳工型”向“精英型”转变 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以往那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应试而教”4的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师德修养;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能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平等相处;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
5、技术,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工作。因此,加强继续教育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一环。针对农村学校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学校保障经费投入的及时性,保证资金和精力安排校本培训,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并制订出相应的规定措施和奖励办法,促进一批中青年教师“拔尖”,迅速成为市、县学科带头人,促进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为学校教学骨干。对教师校本培训,学校从领导到教师,做到了认识一致,步调一致。 为促进骨干教师理论有水平,教学有创新,学校应积极选拔一批素质好、业务突出的青年教师参加外出学习和培训,大大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学校选聘一部分专家
6、学者与教学名师来校讲学。对各类学术报告会、教学研讨会等学习形式,学校尽力安排相关学科教师全员参加,每位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都要撰写汇报材料,并以此为中心,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学习,以求一人学习,众人得益。 以“评”促“教”,增强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原动力。在抓好在职培训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教师参与培训的能动性,学校每年都要积极开展面向青年教师的学校“十佳”优质课评选活动,学校“十佳”优秀课任教师评选活动,学校“三八”红旗手评选活动,每年组织多次业务竞赛和教学评比,在教师中“评优树先”,有效地推动校本培训的开展,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教师专业化长足发展。 四、加强
7、校园文化建设,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实现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按“以人为本”“和谐校园”的要求,努力营造“人本的”“和谐的”4(家即是校、校即是家)校园文化氛围。增加精神食粮的投入,减少纯粹的物质刺激。学校不断为教师减压,实现低负高效;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育教师阳光心态,倡导“教师新生活运动”。在教职工中营造一派积极向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局面。学校积极打造“合作型”团队文化,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采取捆绑式评价方式,团队共享奖励,教师(组员)荣辱与共,互相帮助,紧密合作,使学校教师队伍变成充满凝聚力、向心力的和谐团队。 五、加强
8、教干队伍建设,打造群众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