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0630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9
《一幅真实的中国图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幅真实的中国图景 作家们生活在书斋久矣,远离了火热的现实,丧失了对现实的疼痛感,其笔下的文本也就自然失去了“干预”现实的能力。为了拯救文学,拯救我们的作家,“非虚构写作”这一称谓便不得不被提出,被提倡。大型纯文学?~刊《人民文学》的“非虚构写作计划”命名为“人民大地?行动者”,旨在“吁请我们的作家,走出书斋,走向吾土吾民,走向这个时代无限丰富的民众生活,从中获得灵感和力量”,并“特别注重作者的‘行动’和‘在场’,鼓励对特定现象、事件的深入考察和体验”。毕星星散文《协和医院幸遇黄牛记事》(《散文》20014年第10期)是一篇典型的“非虚构写作”,直面现实、贴近生活
2、。 在此文本中,作者时时处处“在场”,且参与,并行动,即亲身体验了看病之难、经历了看病之痛。如“凌晨三点,我们瑟瑟缩缩起了床,赶到排队(协和医院)大厅门口。那里已经排了十几个人”就是例证。 为了看病,作者与女儿群策群力、倾情付出,结果却很不理想,作者的无奈、失望与愤怒等复杂情感从字里行间即可窥出。毕星星从网上数次挂号而不得,只因秒杀太快。在赴北京协和医院实地挂号也不得的情况下,不得不找号贩子买号排队,另外还得找黄牛给力。“排队加黄牛,双保险”之类的诙谐幽默丰富了文本的文学性。 3在黄牛和保安的暗中操作下,他好不容易挂到一个专家号,盼到具有副高职称的专家亲自给他
3、就诊,实乃天下幸事!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此专家三言两语就把他给打发了,也就是说压根儿就没给他看病,或者说根本就没把给他看病当回事,且看这位专家是如何坐诊的:“和副高也没有多说几句话。等待的病人太多,他不容我多说。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对我的病了如指掌,未卜先知。我自诉未完,他已经在本子上开药。天南地北的患者他见得多了,他完全有能力写好预案提前应对。”寥寥数语就将一个繁忙而又不负责任的医生刻画得栩栩如生。一个本来在作者心目中预想的伟大医务专家的美好形象在只言片语中就被解构了。在这个嘲弄英雄、解构经典、颠覆崇高的当下,此文真实可信。 作者求医问诊时,亲眼目睹种种怪现状,可
4、他自己却不想反抗,也不能反抗、更无力反抗,只能默认甚至“享受”这种“病灶”。他已向社会不公投降,如“我们挤进队伍前列。我们守住第五名。我们开始斥责那些企图插队的人,给他们讲解按号排队是一种高尚品质。我们理解了,一旦挤进了既得利益群体,我们当然就会一本正经地拥护稳定,自觉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作者传承鲁迅先生的衣钵,用戏谑的语气抨击自欺欺人式的国民心态,深刻地发掘国民内心深处的渺小。 此文标题初看以为是作者与黄牛在过招,实际上实录社会现状,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通篇用反讽的手法毫不留情地向医务工作者开刀,如:知道医院的医生等级。副高之上还有正高,
5、正高兼博导硕导更好,再就是“学头”――学科带头人……最高的当然是“锅贴”――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卫生系统中有森严的等级,其他系统有没有?技术职称有几等,行政口有没有?……如果发散思维,我们会发现当下中国的等级无处不在。“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关键词之一,但是3“学头”和“锅贴”这些专业头衔是不是人为地在制造不平等?窃以为,这幅中国真实图景与封建专制的遗毒联系并不紧密,完全是国民心态下意识地流露。 作者又何尝不崇拜专家?“夏主任啊夏主任,我们热爱您,我们想念您。真的好想您!”在这充满极大嘲讽口吻中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作者是在直面夏主任而不得的前提下才退而求其
6、次挂了个“副高”号,且是在好心的黄牛帮助下才弄到的一个宝贵指标。但是,那个副高职称的专家向作者指点的迷迷津近乎苛刻,如“每次一个小时,一日数次,坚持半年……几个半年下来,谁能折腾得起,谁敢于冒险投入这样大的时间和精力?面对协和提出的宏伟规划,我只在心里摇头。”这与当年周树人先生在《父亲的病》中所说的药方又有何异?无怪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诚哉斯言! 要言之,这篇走出书斋、跟踪医疗事件的文本描摹国民心态入木三分。作者在嬉笑辱骂之中体现的是担当和责任意识,他这种勇于解剖别人,也大胆地解剖自己的勇气可钦可佩!所以我想说《协和医院幸遇黄牛记事》是一篇有良知的写作。
7、张友文,评论家,现居湖北武汉。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