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89924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把握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三个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握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三个度 【摘要】师生互动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上出现的互动形式单一、互动对象狭窄、互动过程“线性”的现象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借助有效情境、数学活动、开放问题让师生互动具有“趣度”“广度”“深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问题;对策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让“课堂互动”更高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小学生获取学习信息、进行师生对话交流、开展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如果师生互动不好,小学生是不可能进行高效数学学习的。有效的师生互动能为打造和谐的小
2、学数学课堂服务。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由于对“师生互动”的概念有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出现了互动形式单一、互动对象狭窄、互动过程“线性”的现象。教师要充分认识小学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的重要意义,要善于把握师生互动的“趣度”“广度”与“深度”。 一、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三度”失衡现象剖析 互动形式、互动对象、互动过程是构成“师生互动”的主要元素。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在这三个方面出现了“趣度”“广度”与“深度”失衡的现象。 (一)互动形式单一,缺乏“趣度”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师生互动时,主要采取“一问一答”5的方
3、式,使课堂教学变成了“问话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低下,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不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五的乘法口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这一教学内容时,在引出九句口诀以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五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学生回答:“一共有九句。”教师再问:“这九句口诀的得数有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后面一句口诀的得数比前面一句多五。”教师继续提问:“如果老师忘记了‘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怎么办?”学生回答:“可以先想‘五六三十’这句口诀,因为后面一句的得数比前面一句多五,所以‘五七三十五’。”教学中
4、,教师围绕“五的乘法”口诀的特点进行提问,课堂教学成了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 以上案例中,教师在组织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围绕“五的乘法”口诀的特点一问一答,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是不浓厚的。从表现上看,师生对话似乎十分热闹,但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效果。 (二)互动对象狭窄――缺乏“广度”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与优生进行互动,其他学生成了“旁观者”,根本没有参与到师生互动中来。由于师生互动对象过于狭窄,导致了师生互动缺乏“广度”。5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在引导小学生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前设计了两个问题
5、:(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圆的哪些部分?(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怎样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两个问题是小学生都自主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核心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小学生能有效地把握这两个问题的基本内涵。因此,教师提出这两个问题,只是和部分优生进行互动,然后,就让学生进行操作探究。在操作探究中,很多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无从下手。 以上案例中,正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只与优生互动,掌握的仅仅是优生自主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学情,从而导致了其他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这样的课堂教学
6、没有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所以是低效的、不可取的。 (三)互动过程“线性”――缺乏“深度”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教师有效预设下的板块式的互动过程。但是,现在很多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过程“线性”化现象突出,结果是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缺乏思维深度,在这样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 以上案例中,师生互动的过程是“线性化”的,第一位学生的发言在教师的预设内,教师就阻止了其他学生的发言,这样,就会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失去了思维的空间,也让课堂失去了生成。其实,对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学生不仅可以从糖果的数量上进行思考,还可以从糖果
7、的种类上进行思考。“平均每个人分到6颗”仅仅是平均分数量上的意义,因为糖果的种类不一样,有的学生可能还会这样分:“每人水果糖分2颗,牛奶糖分3颗,一共分到5颗,留下的不分,这样才是真正的公平。”这样的分法,不仅在数量上是公平的,在种类上也是公平的。但是,由于在“线性”化的师生对话过程中,学生的这种观点没能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因而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缺乏了深度。5 二、把握“三个度”,让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更有效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互动形式要有“趣度”、互动对象要有“广度”、互动过程要有“深度”,从而让师生互动更有效。 (一)借助有效情境,让师生互动有“
8、趣度” 兴趣是激发学习需求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驱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