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87937
大小:10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借助“支点”开展小学低段词语教学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借助“支点”开展小学低段词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基于小学低段语文词语教学的低效性,借助“支点”来开展小学低段词语教学的实践研究。通过分析小学语文低段词语教学的现状,制定了“支点式”词语教学的策略:精心部署,未雨绸缪;精心设计,抛砖引玉;注重巩固,如鱼得水;检验增量,字斟句酌四大板块来推进“支点式”词语教学的展开,以此提升学生掌握词语、积累词语的有效性,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生活。 关键词:低段词语;教学;积累词语 一、拨开云雾现太阳――小学语文低段词语教学的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的“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2、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关于语文课程核心任务的进一步明确,崔峦老师在《落实新课标,变“四个不足”为“四个加强”》一文中指出:“2011年版的‘课标’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运用’。‘用’是学的终极目标。‘运用’是本,‘运用’是根。‘运用’体现实践性,‘运用’才能接地气,服务学习与生活。”那么,低段的阅读教学中该如何体现“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呢?崔峦老师在文中指明:“低年级重点抓好词语、好句式,知道好在哪里,学习迁移、运用。”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选准运用的“支点”,围绕“支点”设计环节,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得呢?6 词语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低
3、段孩子阅读与写话的基础环节。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词语教学还是未能很好地与阅读教学融合起来,课堂现状令人担忧。 1.顾此失彼――重音失义式词语教学 例一:一下《司马光》词语教学环节,老师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司马光、假山……”,请小老师领读,重点在“司、砸”的平舌音,“劲”的后鼻音。之后进入阅读环节。 例一是集中识字的环节,注重读准生词的音,忽视了生词的义。此时的词语教学仅仅是辅助生字教学,而与阅读教学完全分离。此种现象往往只追求词语教学的浅显部分,注重生词的音,忽视生词的义。整个课堂的词语教学仅仅停留在正确朗读课文这个层面。 2.囫囵吞枣――重表失内式词语教
4、学 例二:一下《春雨的色彩》中,“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老师问:“知道争论的意思吗?”生回答:“就是讨论。”老师点点头肯定。学生似懂非懂。 例二中,尽管“争论”与“讨论”是一对近义词,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本文中的“争论”更多的是表现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意见不一致。老师的解释游离了文本,此种现象则停留在词语的表面含义上,以大致模糊相似的意思来解释特定文本中的词语。 3.答非所问――重虚失实式词语教学 例三:笔者在翻阅一下试卷写话时,发现很多孩子只能简单地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来阐述图画的意思。例如“星期天,小熊在草地上玩,忽然,下起了雨,
5、小熊用荷叶当伞。”6这样的句子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写话内容并不丰富。而长篇大论其中啼笑皆非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一天,小熊在草地上玩,突然,天空下起了和风细雨……” 例三是学生在课堂积累后的呈现,此处的“和风细雨”并不妥当,这样的用词并未让写话锦上添花。此种现象是指学生的写话中往往以一个神似却不恰当的词语来修饰文章,可效果却大打折扣。 二、踏破铁鞋终得觅――开展“支点式”词语教学的意义 1.大珠小珠落玉盘――从“顾此失彼”到“面面俱到” 低段的词语教学,主要还是由个体的生字组成,很多词语在构词中都会结合当课的生字,借助“支点式”词语教学,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从
6、而来读准汉字的音,认识汉字的形,理解汉字的义,使得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汉字,掌握词语。 2.千朵万朵压枝低――从“囫囵吞枣”到“细嚼慢咽” 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有其特殊的含义,选择“支点式”词语教学,能更好地在单独的版块中学习词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咀嚼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与其独特的用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将词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用于写话创作中。 3.自在娇莺恰恰啼――从“答非所问”到“对答如流” 语文教学说到底是服务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阅读重在学生前期对词语的感悟理解,而写作则侧重于学生对于词语的运用。开展“支点式”词语教学,让老师更加清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在落实时分
7、清轻重缓急,能更有效地提升重点知识的学习效率。课堂中学得扎实了,学生在创作中也就能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将词语放置于其合适的位置。6 三、吹尽狂沙始到金――开展“支点式”词语教学的策略 《论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实践之前,细致的筹谋是至关重要的。再有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了规划,必须坚定信念,在不断的尝试中坚持自己的主见。笔者在反思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主要尝试以下几点措施: 1.寻什么――精心部署,未雨绸缪 我们不再提倡内容分析式的课堂,可必要的阅读理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