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桂棹兮兰桨”看苏子情感的变化

从“桂棹兮兰桨”看苏子情感的变化

ID:31387251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从“桂棹兮兰桨”看苏子情感的变化_第1页
从“桂棹兮兰桨”看苏子情感的变化_第2页
从“桂棹兮兰桨”看苏子情感的变化_第3页
从“桂棹兮兰桨”看苏子情感的变化_第4页
从“桂棹兮兰桨”看苏子情感的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桂棹兮兰桨”看苏子情感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桂棹兮兰桨”看苏子情感的变化  《赤壁赋》,开篇写“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物我两忘的欢快,接着写“饮酒乐甚”时忘情的“扣舷而歌”,“吹洞箫”的“客”“倚歌而和”,然而情感却在此时出现突转――“苏子愀然”。苏轼在欢乐的极点为何会乐极生悲掉入悲伤的境地呢?这一情感变化与苏子所唱之歌有密切关系,我们在此分析“歌”的内容,探讨苏子乐极生悲的原因。  一、“桂棹兮兰桨”所传达的悲情  我们先看苏子所唱的歌: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四句歌词很简单:第一句讲划船的工具“棹”与“桨”,第

2、二句讲他们在江面划船,第三句讲自己内心悠远,第四句讲自己看见“美人”在“天一方”。如果仅此理解,苏子不可能吟唱后就会“愀然”,客人用洞箫“倚歌而和”的声音也就不会“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以致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效果。那该如何理解呢?我们以为,这里可以用《楚辞》的“香草美人”去理解,从而了解其中的情感寄托。  “棹”是用“桂”树做的,“桨”是用木“兰”做的,“桂”与“兰”这两种事物都是高洁之物,东汉王逸说“香草以配忠贞”,苏轼在此用以表明自己忠贞。“棹”与“桨”“击”着清波在月光下滑行,月下清波苏轼称之为“

3、空明”,水上月光东坡称之为“流光”。“空明”“流光”7除清澈皎洁之外,还含有作者时光易逝、青春易老的匆匆之感――孔子不是早就有川上之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蒋捷不是有词曰,“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因而,第二句,除表明自己的高洁之外,还暗含时光匆匆、人生易老的感慨。  第三、四句应合在一起理解。“渺渺”是悠远的样子。为什么“予怀”会“渺渺”悠远呢?回答在第四句,“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依王逸说的“美人以媲于君”,这里不仅指漂亮的女子,还暗含“圣主贤臣”或作者的“美好理想”。“一方”,自《诗经?秦风?蒹葭

4、》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以来,便含有“难至”(《毛诗传》:“‘一方’,难至矣。”)的意思。虽然有人说“欢乐长在河之彼岸”“美人隔河而笑”最美(钱锺书《管锥编》引语);但如果美好事物仅停留在企慕、期待这一点上,精诚以求,愿仍不能遂、志仍不能申,想必希望越大将失望越大。这即西洋浪漫主义所说的“企之情境”。因而,“在水一方”常常用以寓慕悦之情,示向往之境;此处,不仅是“在水一方”更是“天一方”,所相距的距离就更远了,思慕之情更甚。所以,为何“予怀渺渺”呢?就因为“美人”在“天一方”,就因为渴望赏识自己的“圣主贤臣”在“天一方”,就

5、因为自己的“美好理想”在“天一方”――可望而不可即!联系第二句“击空明兮溯流光”,此时作者已四十多岁,人生匆匆早已过半而功业无成,于是更感时光流逝之快。因而,有理想有抱负的作者,面对此情此景,如何不会忧伤呢?于是感叹“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望”字便把这种复杂情感集中表现出来了。钱锺书先生曾说:“远瞻曰‘望’,希冀、期盼、仰慕并曰‘望’7,愿不遂、志未足而怨尤亦曰‘望’;字义之多歧适足示事理之一贯尔。”(《管锥编》)苏轼“望美人兮天一方”,他往前瞻望,望见了“美人”,望见了“圣主贤臣”,望见了自己的“美好理想”

6、,但“可睹也,远不可致也”――可望而不可即,势必愿望更强,期望更深,由客观的“瞻望”变成抽象的“期望”,如《古诗十九首》所说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然而“期望”加深,仍是愿不遂、志不申,势必由“期望”转而为“失望”,如《诗经?汉广》所说的“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如《伊索寓言》中的那只狐狸,“望见”了园里成熟的萄萄,便“希望”能尝到葡萄的美味,“希望”不能实现,就转化为“葡萄一定是酸的”这一“失望”的自我安慰。苏轼此处的“望”,不正

7、是包含了“远瞻”之“望”,“希冀、期盼、仰慕”之“望”与“愿不遂、志未足而怨尤”之“望”吗?正因“期望”当中又夹有“失望”以致“绝望”,我们才能理解为何苏子游赤壁之时“饮酒乐甚”,一番“歌”后便“愀然”,为何“望美人兮天一方”,内心深处是“渺渺”的。  二、“倚歌而和”的箫声中所传达的悲情  为了强化这种悲情,作者很巧妙地借助了“吹洞箫”的“客”来表达。孔颖达说:“诗是乐之心,乐为诗之声,故诗乐同其功也。初作乐者,准诗而为声。”也就是说,音乐是为诗歌表达情感服务的,诗与乐二者在表达情感上必须一致。诗悲情,乐曲也应悲情;诗欢快,

8、乐曲也应欢快。苏轼这样描写“倚歌而和之”的“箫”声:7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呜呜然”状声,“呜呜”是象声词,指低沉的声音,一般表悲音,如李德裕《南梁行》之“呜呜晓角霞辉粲,抚剑当楹一长叹”。“如怨如慕”之“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