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理念对中职隐性德育构建的启示

《爱的教育》理念对中职隐性德育构建的启示

ID:31386212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爱的教育》理念对中职隐性德育构建的启示_第1页
《爱的教育》理念对中职隐性德育构建的启示_第2页
《爱的教育》理念对中职隐性德育构建的启示_第3页
《爱的教育》理念对中职隐性德育构建的启示_第4页
《爱的教育》理念对中职隐性德育构建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的教育》理念对中职隐性德育构建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爱的教育》理念对中职隐性德育构建的启示  摘要:显性德育作为中职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其效果不尽如人意。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故事诠释了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之间所传递的隐性德育观念,对于构建中职隐性德育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爱的教育;中职学校;隐性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2-0079-03  德育对于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来说意义重大。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注重学生技能培养而轻视德育工作、德育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德育方法陈旧等问题。长期以来,中职德育课采取显性德育方式,即以书本为依托,采取正面灌输以及说教方式,导

2、致效果不佳。中职生心智尚未成熟,德育问题较为突出:进取心不强、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的兴趣与动机等。杜威提出:“无意识地给予,又无意识地接受这种思想灌输,永远是最成功的。”杜威极力推崇的隐性教育,能以其润物无声的方式对中职德育效果的提升起重要作用。  一、隐性德育概述  德育是教育者以品德的形成规律为基础,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道德等各方面的素质。8  德育分为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显性德育,其特征表现为直接性、单向性以及强制性。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在其专著《课堂生活(LifeinClassroom)》中对“隐性课程”的概念进行了诠释,这是隐性德育的前身,

3、以后的学者们对隐性德育的界定意见趋于统一。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得出隐性德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参加社会文化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观念、价值观、态度、道德的教育方式。隐性德育具有隐含性、稳定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尽管不易被察觉,学校的隐性德育资源仍然比较丰富,包括物质层面如学校的校园布局、建筑特色、设施设备,活动层面如社团活动、实践活动、课外活动,文化层面如校风、校训、学风等。  二、中职隐性德育现状分析  (一)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形似”而不关注“神似”  教育学家科尔认为:“物体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其摆设代表着该场所的精神。”可以看出物质环境的布局对于人的观念及思想的形成起着

4、引导作用。很多中职学校认识到物质环境可以成为一种隐性德育的有效方式,不惜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然而对其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与宣传的力度尚未达到发挥隐性德育的要求。有的中职学校一味地模仿名校的物质文化环境,不注重自身的职教特色,未根据本校中职学生德育状况进行人文精神的宣传与渗透,无法形成自身的德育特色,最终仅仅是“形似”而不是“神似”。  (二)中职教师的榜样“失范”作用  8中职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是隐性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的中职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在教学过程中趋向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过分重视学生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对其职业道德的培养;有的中职教师自身则出现道德失

5、范现象,甚至为评职称而出现论文抄袭行为;有的中职教师认为“中职生就是差生”,在这种刻板印象的影响下对其不闻不问,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中职教师的这些言行举止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中职生言行举止的相互“感染”  中职生整体素质不高,经常出现厌学、旷课、早恋、斗殴、长期泡网吧等现象,而且不少学生对于这些不良行为却有着好奇心与想模仿尝试的意愿。因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之间相互模仿,不良的言行举止在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在接触的过程中通过相互模仿导致中职生整体德育水平的下降。  三、《爱的教育》理念  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以生活日记体的形式写成了《爱的教育》一书,记叙了

6、主人公小学三年级一个学年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每月穿插一篇描写意大利少年儿童故事的每月例话,这些日记和故事构成了一本蕴涵祖国之爱、师生之爱、家庭之爱、同学之爱等内容的经典著作。  (一)学校宣扬正确的隐性德育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环境的作用可以引起某些反应。孩子在他周围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当学校能够以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就是一种成功的隐性德育。例如,在《爱的教育》“同学”8一节中,主人公介绍了班上的同学,他们有的是上层贵族子弟,有绅士、中产阶级和普通群众的子女,但更多的是来自贫困家庭出身的学生。每个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说明这个学校的招收对

7、象没有等级之分。在《爱的教育》一书中,评价学生的优劣是以高尚品质以及无私奉献精神为依据的,对于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如果以自己的家庭背景进行炫耀则成为被抨击的对象。因此,学生形成以提升个人素养为目标的局面,学校以具体的行动对学生的等级观念、金钱观念进行正确引导就是一种有效的隐性德育。  (二)师爱渗透课堂内外  师爱作为一种隐性德育方式,以其自身的感染性对学生的身心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教师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都将师爱表现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