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

ID:31368682

大小:11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_第1页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_第2页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_第3页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_第4页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  [摘要]本文规范引导了特种蔬菜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特征和特性、产量和品质,实施标准化、模式化生产,实现嫩果冷水冷却,保鲜箱中保鲜,确保了生产的黄秋葵的产量和品质,为进一步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旱粮黄秋葵种植模式保鲜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S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1-0170-02  黄秋葵,学名HibiscusesculentusL.,别名秋葵、羊角菜(椒)、黄蜀葵,又名咖啡黄葵、羊角豆、伟哥菜、植物伟哥等,一年生草本植物属锦葵科秋葵属。嫩果,肉质

2、柔嫩,润滑,营养丰富,可作为药食兼用的保健蔬菜。具有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病虫害轻,容易栽培,费工用种少,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特制定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如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特种蔬菜《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的产地环境、特征和特性、产量和品质、肥料使用准则、农药使用准则和栽培与保鲜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上等肥力旱地生产。  2品种与产量  2.1品种类型8  2.1.1分类  黄秋葵按果实外形分为园果和棱果二种;按果实长度分为长果和短果二种;按果实颜色分为绿果和红果(红秋葵)二种;按株

3、型大小可为矮生和高生型二种。  2.1.2主要品种  常采用品种五角种,因角数越多,子室数、种子数相应较多。如台湾的南洋、五福、永福、翠娇、清福及日本黄秋葵。  2.2产量  一般每667m2产量为1500-2000kg。  3植物特征特性  3.1特征  直根系,根系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强;株高1-2.5m,茎秆赤绿色,圆柱形,直立;叶,掌状3-5裂,互生,有硬毛,叶缘呈锯齿状,叶柄细长,中空;花,无限花序,开花由下至上逐渐开放,雌雄同体,单花,腋生,异花授粉,花黄色,瓣基呈褐红色,直径7-10cm,色艳丽,具观赏价值;果,为蒴果,倒圆锥形,有棱5-6

4、条,长8-20cm,横径1.9-3.6cm;子房10或12室,每室种子有7-8粒;种子,球形,约绿豆大小,灰黑色或褐色,表面被绒毛,千粒重约55-75g。  3.2特性  属短日照蔬菜,性喜温暖,耐热怕寒怕霜冻。  温度:种子在12℃以下发芽缓慢,发芽及苗期生长发育适温25-30℃。花果期生长发育适温26-28℃。8  光照:喜光,在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光照充足的天气条件下,有利于生长发育。  抗逆性:较耐旱、耐湿,不耐涝。  4生产环境  4.1立地  立地最好选旱粮、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忌连作,忌重茬,忌与果菜类接茬。  4.2大气环境  

5、生产基地应选择在大气无污染的地区,空气环境质量达GB3059-199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二级标准执行。  4.3土壤  种植基地的土壤没有污染、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土壤农残和重金属含量必须符合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  5主体栽培技术  5.1前茬与播前准备  前茬为旱粮作物如小麦、土豆等。实行轮作换茬。  5.1.1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水源有保障,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  5.1.2精细整地  栽植前深耕晒垡,施足基肥,耕翻耙平。8  5.1.3施足基肥  每667m2施高浓

6、度复合肥30-40kg作底肥,深耕20-30cm,肥料与土壤必须充分混合。  5.1.4科学作畦  让茬后,及时深翻土地20-30cm,耙平作畦,一般以宽1.2m作高畦;沟深25-30cm。  5.2品种选择  宜选用台湾“五福”、“美丽五角”等品种。  5.3播种育苗  5.3.1播种期  一般露地栽培3-6月播种,7-10月收获。  5.3.2播种技术  播前用20-25℃温水浸种浸种24h,每隔5-6h清洗换水l次,取出后放在25-30℃的环境条件下催芽,约75%露白后播种。  5.3.2播种量:每667m2用种0.5kg。  5.3.3播种方式

7、: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二种方式。  5.3.3.1直播:有条播、沟播、撒播或穴播等四种方式。  5.3.3.1.1条播  按等距行距开浅沟,浅沟深3cm,播后覆土耙平。  5.3.3.1.2穴播  每穴播种3-4粒,覆土2cm,约5-6d后即可出苗。  5.3.3.2育苗8  穴盘或营养钵育苗,苗龄30-40d后移栽。  5.4定植  5.4.1移栽技术  定植时带土移栽,尽量不损伤根系。苗床起苗时要多带护根土。  5.4.2及时间苗  出土后的幼苗要及时间去病弱苗。  5.4.3定植标准  幼苗具有2-3片真叶、株高10-12cm时定植为宜。  5.4.

8、4定植密度  每667m2种植1800-2000株,株行距70cm×40-50cm。  定植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