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6298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的摸索,探索出小麦全蚀病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防治技术 1全蚀病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典型的根病,所有地上部分的症状,都是地下部分根和茎基部的腐烂所致,病菌侵染的部位,多只限于根和茎杆基部的一、二节,一般不再向上延伸。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幼苗受害初生根和地下茎变黑褐色,次生根也有大量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联合,整个根系死亡,造成死苗,受害较轻的病苗虽然不死,但地上部分叶色变浅,底叶发黄,植株矮小,类似干旱缺肥症状。成株期病株基部黄叶增多,剥开
2、叶鞘,可看到茎的表面和叶鞘内侧有灰黑色的菌丝层。到成熟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早枯,穗不实或籽粒秕瘦,病株直立,严重者成片枯死,穗部逐渐发白,根部腐朽茎易拨断,叶鞘易剥离,在部分早枯病株上,可以看到茎基部变黑。 2病原 小麦全蚀病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顶囊壳属。它有三个变种,即禾谷变种、小麦变种和燕麦变种,在自然条件下未发现分生孢子,常见的是菌丝体。 3侵染循环4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也可以寄生生活的方式,在自生麦苗、杂草寄生或其他寄主作物上存活,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未经腐熟的麦场土作堆肥,也可以成为初侵染来源。子
3、囊孢子虽然是全蚀病在自然状况下仅有的繁殖器官,但落入土壤后由于对土壤微生物的拮抗作用比较敏感,萌发和侵染受到抑制,虽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发病,但其作为初侵染均态的作用,远不如病残体中的菌丝重要。有机肥中存活的菌体对无病田是重要的侵染来源,但施到病田中其数量远比病残体要少的多,因此土壤中的病残体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小麦全蚀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的存活年限为一到二年,所以,只要进行两年以上轮作,就可以使病害显著减轻。 种子内部不带菌,子囊孢子可附着在种子表面,但进入土壤后并不能萌发导致发病。种子脱粒时有可能混入病残体,成为远距离传播源。 小
4、麦幼苗期,菌丝体可以从初生根、次生根、根颈下的节间、胚芽鞘和外胚叶进入寄主组织内。缠绕在根表面的菌丝体,由两种菌丝组成;一种叫葡萄菌丝,即大型菌丝,粗壮褐色,另一种叫侵染菌丝,又叫小型菌丝,纤细无色。菌丝入侵时先形成纤细的侵入丝,侵入韧皮部细胞,吸收养分,在麦根表面生长蔓延,同时侵入丝向根轴纵深入侵,破坏输导组织。被害组织产生暗色粘质,沉积在细胞和导管内,使病部变黑。 4发生规律 小麦全蚀病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是典型的土壤寄居菌,调运种子和机械作业是传播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我们乡推行的小麦秸秆还田有利于病菌在土壤中积累与存活,适宜的温湿度(
5、4月份多雨,温度在154℃~24℃)易发病,一般沙质土壤发病较重。 5综合防治技术 5.1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种子播种,防治该病传入;病地小麦不做种,麦糠不沤粪,严防病菌扩散;深耕可减轻全蚀病的发病程度;适时晚播,推迟发病期;科学施肥浇水,增强小麦抗病能力;严重发生地块如有条件最好轮作。 5.2加强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 5.2.1加强产地检疫 小麦全蚀病是检疫对象,因此要加强小麦产地检疫,确保种子健康。 5.2.2严格调运检疫 禁止从全蚀病的发生区调运麦种;小麦种子调运前要严格按照调运检疫规程,办理调运检疫手续。 5.3生物防治 芽孢
6、杆菌和荧光极毛杆菌,对全蚀病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5.4化学防治 5.4.1土壤处理 播种前每66m2用50%福美双、或用70%甲基托布津、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kg~3kg加细土20kg~30kg犁后撒施并耙匀。 5.4.2种子处理 用12.5%全蚀净(硅噻菌胺)20ml拌麦种10kg,或用2.5%适乐时500ml,兑水6kg,用喷雾器喷拌500kg种子。 5.4.3药剂防治4 在小麦返青拔节期,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2000倍液,或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0倍液,或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
7、液进行茎叶喷雾。药剂交替使用,每种药剂只能使用1次,隔7d次~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1次~2次。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