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阈下电视生态的现实困境与哲学重构

媒介融合视阈下电视生态的现实困境与哲学重构

ID:31361201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媒介融合视阈下电视生态的现实困境与哲学重构_第1页
媒介融合视阈下电视生态的现实困境与哲学重构_第2页
媒介融合视阈下电视生态的现实困境与哲学重构_第3页
媒介融合视阈下电视生态的现实困境与哲学重构_第4页
媒介融合视阈下电视生态的现实困境与哲学重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媒介融合视阈下电视生态的现实困境与哲学重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媒介融合视阈下电视生态的现实困境与哲学重构  摘要由互联网主导的全媒体深度融合强烈冲击着电视的传统发展及运营模式,使其出现了产品定位模糊带来的收视群流失、维系家庭文化功能弱化以及核心媒体地位动摇等诸多困境。电视发展不仅要面对与新兴交互式媒体终端竞争市场份额的外部生态,同时更要解决内生型结构转变的内在要求。作为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层原因,信息垄断为电视研究提供了新的批判思维范式。实现对电视生态的重构,关键在于恢复人的自然性与精神性内在同一之本体性的合法地位,坚持产业行动者与受众的审美自觉,打破信息垄断的桎梏。  关键词媒介融合

2、;电视生态;信息垄断;审美自觉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6-0060-02  2014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同时也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元年,“多屏看剧”7已成为全民收视的新常态。特别是进入Web2.0时代以来,即时交互性极强的新媒体迅速在信息产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且大有囊括半壁江山之势。传统电视媒体为应对产业生存危机纷纷加快媒介融合进度。以智能互联网电视的点播功能为例,电视融媒后最显著的特点是出现两大观看模式分而并立的结构,即传统的滚动直播模式与脱胎于新媒体的平面点播模

3、式。与互联网共生的平面点播模式具有传统直播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社会如何实现处理庞杂信息,筛选有价值、个性化内容的成本收益最大化问题。在滚动直播模式下,人们为了收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需要等待其他节目播放完毕,而点播模式则大大缩短甚至消解了由于等待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在这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维度―时间―被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场/缺席的二元逻辑,喜爱的节目可以通过点播永远在场,而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永远缺席。生产―消费过程越来越倾向于基于个体需求的定制消费思维。  1媒介融合视阈下电视生态的现实困境  1.

4、1产品定位模糊,电视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然而电视在借鉴了新媒体定制消费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其结构性缺陷同样显而易见。考察当前电视融媒发展态势,电视研发的设计者着眼点始终处于抽取新媒体在市场测试中较为成功的运营模式,全盘拿来或将其“肢解”成碎片化的功能元素,急于把未经系统整合和市场测试的外来功能附加在自身产品之上并相对独立于电视的内生型结构。事实上,电视在目前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已经陷入了机械原子主义的误区,过分追求功能的多样化而是整个电视的融合理念显示出平面化和简单化的弊端。偏差的融合理念必然体现在电视结构升级实际操作层面

5、的困难重重。例如,智能电视上的应用平台开放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鸡肋应用”,电视厂商将那些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众口铄金的极其流行的应用不加选择地移入到智能电视,结果导致了十分糟糕的用户体验。7  智能互联网电视不仅在内生性结构与吸收自新媒体的元素存在兼容问题,而且电视框架与其他媒体同质化的思路,使其在产品功能定位与价值性存在意义等根本性问题上饱受质疑。智能互联网电视搭载的操作系统大多与手机等移动互联终端基于同一技术架构――AndroidPro,而推送信息的数据源也以互联网资源为主,而不是模拟电视时代的有线电视网络。这造成了电视

6、厂商在电视硬件销售之后很难再获取用户后期应用软件和资源服务的收益,电视不得不直面与强大的互联网生态(如腾讯、百度、奇虎360等)竞争和分利的局面。尽管如此,电视运营仍然在技术支持、结构框架以及节目资源上都在竭尽所能地与新媒体同步。客观看来,不同媒体在融合趋势下界限不断被打破是互联网时代的正常现象,但与此同时,电视区别与其他媒体的特质逐渐淡化。既然电视能做到的,其他媒体也能做到,那么电视缘何还有存在的必然性?电视与新媒体的区别仅仅在于屏幕的尺寸不同所带来的观影体验差异吗?事实显然远非如此。  1.2维系家庭文化的影响式微,

7、特质功能退化不容忽视  电视在其产生之初就是家庭文化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家庭成员社会化、内化社会规范体系、形塑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等诸多任务。社会学家杨善华认为“与现代城市社会相适应的是夫妻平权的家庭制度,家庭的核心功能是感情满足的功能[1]。”上文已经阐述到,电视是维系家庭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电视实际上成为了作为公共领域的社会影响作为生活世界的家庭的通道,电视节目逻辑的准确性恰好弥补了家庭成员互动中索引性表达的随意性。反过来,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迁也会影响家庭功能(共同在场的电视收看)的执行情况。7  在当前我国家庭结

8、构趋于核心化的前提下,家庭关系主要是姻缘关系与血缘关系,电视节目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围绕这两大家庭关系进行。基于家庭受众群体的姻缘、血缘两大家庭关系而设计,一方面准确把握了受众主体的心理需求,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收视效果,另一方面也对维系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积极作用。而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晚餐后家庭成员围坐在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