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点亮语文课堂

用智慧点亮语文课堂

ID:3133604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用智慧点亮语文课堂_第1页
用智慧点亮语文课堂_第2页
用智慧点亮语文课堂_第3页
用智慧点亮语文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智慧点亮语文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智慧点亮语文课堂  在近20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苦心经营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并用心体会、感悟和收获着点点滴滴的惊喜,从而有了少许的智慧做法和经验。  语文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个人表演和展示才能,而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师生互动中共同构建知识,共同激发生命活力的过程。  在每一节课上,师生的心态在变,经验积累在变,还有诸多偶发事件,这一切都挑战着教师的教学智慧,要求教师根据变化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用智慧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  一、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让教学贴近学生,鼓励学生用生活经验去解读教材,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这样,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才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

2、心世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的探索,从而体悟语文的魅力所在。  1、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章节入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并未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顺序来讲解,而是一开始就直奔小说的高潮――4巧遇于勒部分,让学生仔细阅读这一部分,理出人物关系,揣摩人物此时此境的心态、感受。然后提问:按常情常理,多年不见的亲兄弟相遇,必然是分外亲切,可文中描述却截然相反,亲兄弟互不相认,哥哥和嫂子还表现出极大的愤怒、恐慌和绝望,这是为什么?这样,全班学生就围绕这些问题自己主动的去寻找答案,文章的情节内容、结构脉络就顺理成章地被学生掌握了,教学任务也就顺利地完成。  2、

3、从文章线索入手,紧扣线索来设置问题。如教学《醉翁亭记》时,在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紧扣“乐”来发问:课文写了哪几个层次的乐,写了谁之乐?哪种乐是最高境界的乐?太守因何而乐?这体现出太守怎样的情志?文章多次写到醉,太守因何而醉?这样,学生就会紧紧围绕线索来思考,逐步领会文章的内涵,领悟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二、运用课堂教学机智,灵活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1、教师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学会低调处理这类容易让人头脑发热的事。不急不躁,可以使我们在难堪的处境中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做出冷静准确的判断,为以后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赢得主动。  2009届有一

4、学生刘大鹏,经常不完成作业,且脾气暴躁。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检查作业,发现他又没有做,我很生气,就责问他:“为什么不做作业?”按照经验,他或者会惭愧地低下头,或者会小声给我一个解释,没想到该生头一横,眼一瞪,大声说:“我不想做怎么着!”听到这句话,我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感到血一阵一阵往脸上涌。此时的教室鸦雀无声,所有的学生都似乎在等待一场暴风雨的来临。尴尬的几分钟如此漫长,但我终于还是定了定神,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能发火。发了火又怎么样,骂,他嗓门比你大,打,你拖都拖不动他;他情绪反常,必定另有原因。”于是,慢慢调整了一下自己急促的呼吸,用平静的语调说:“4老师看得出来,刘大鹏今天心

5、情不好,没关系,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老师也是。不过老师的经验是,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有一个办法,你想试一试吗?”刘疑惑的看了我一眼,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我顺势接着说:“一个人情绪不好时,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接下来我们正好要学习新课了,就请你静静心,给大家读一遍课文,怎么样?”刘开始读课文了,虽然声音不大,但教室终于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课后,我了解刘不完成作业和情绪反常的原因,又与他长谈了一次,终于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2、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又是不同个性、不同思维的个体,教师的教案再详细、再周密,也难以全面预见随时可能出

6、现的思维变异和思维冷场。因此,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时候,教师应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才有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一次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我让学生体会诗人笔下清新优美的自然风光,忽然李同学举手站起来说:“诗人笔下又是鸡又是狗的,脏乱不堪,我觉得毫无美感可言。陶渊明当官当不成,就说官场不好,这不就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么!”李同学坐下去后,我发现下面有人在窃笑,还有的点头表示赞同,看来,由于时代的差异和人生阅历的不足,学生对这样的作品还是有隔膜的。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灵机一动,顺着其思路说:“是呀,我也有这样的疑问。诗人笔下的景物再平常不过了,可他

7、为什么会觉得如此美好呢?哪位同学可以揣摩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这样的见解老师都没有贸然予以否定,学生说话的欲望顿时被调动起来,思路也被打开了……4  三、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语文课,爱上语文课。  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我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于是学生对当时的情形做了思考和想象,然后就明确了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